在学生时代,我们通常擅长许多技能,这些技能与考试有关。比如,我们可能擅长写字,许多优秀学生在考试时都会展现出非常漂亮的字迹。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因此他们的书写通常很整洁,这也有助于他们获得高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现在更习惯于使用手机而不是笔和纸进行书写。很多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拿起笔来写字了,因此当他们需要写字时,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已经忘记了如何书写工整。
尽管如今很多人可能无法重现自己学生时代的最佳表现,但有些技能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用不到,似乎也无所谓忘了。但是,对于老师来说情况却不同。老师的工作与黑板几乎是分不开的,他们每天都需要书写板书。
因此,老师的书写水平也是评价其专业技能的一项重要标准。如果你去问一问师范生,你会发现他们在大学期间通常会参加类似未来教师书法比赛的活动。此外,一些大学还会开设书法课程,旨在帮助这些学生不要在互联网时代失去书写能力。
但是现在很多老师也渐渐的减少了对于板书的依赖,他们会使用多媒体课件,或者直接在电脑上打字,让学生们抄笔记。所以人们也慢慢放低了对教师字迹的要求,一般来讲只要老师能写的工整,清晰,那就没有太多问题。而且老师也不一定只会写一手好字才能脱颖而出。
就比如有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她写字就过于的幼态,看起来非常的可爱。但是一跟学生相比就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反差,给学生批改作业的时候,有一些学霸写字特别工整,漂亮,而且大气。
但是这位老师给他写的评语相比之下就感觉有点潦草了,仿佛是一个小学生在拿着老师的红笔乱涂乱画一样。
有人调侃说这种老师写完字之后,学生必须得趁热看。老师本人也得趁热讲课,否则过一段时间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刚才写的是什么都认不出来。这也真是说中了很多人内心的想法就是写字不好看,真的会认不出自己写的什么。
有一些家长表示并不能欣赏这种老师写字,因为还没自家孩子的字写的工整。一些师范专业的学生也出来表示,其实这种反差并不好笑,因为写好的板书,这就是师范生的必备技能。
真正的师范生,培养课程多到让人感叹因为教师资格证放宽了专业限制,所以有很多非师范生也能考证,并且也能参与教师编制考试,正式在学校里面上岗就职。
然而师范生和非师范生之间仍然有着差距,因为我们并不知道培养一名系统的师范生到底都需要经历哪一些课程的考验。真正的师范生其实他们的教学技能像学科知识一样都是经过反复培训的。
你会发现师范生讲课往往有一定的章法。他们也懂得什么时候节奏快一些,什么时候要详细的给学生灌输。
除了书法是必备技能之外,他们通常也要参加普通话的考试,毕竟如果一个教师连普通话都说不好,就无法照顾到所有学生的感受。讲课也没人听得懂,那就很尴尬了。
所以作为非师范生来讲,大家不应该过于的自满,哪怕是考上了事业编,也应该继续沉淀自己的能力,同时还得学习教育心理学,了解学生的心态,才能对症下药。
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来说说吧?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