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会认真去思考,蓟马和蚜虫会对我们的夏玉米造成多大的麻烦。
有人说,只要做好日常护理,就不会有大问题。
但如果你是一位亲眼目睹过这些小虫子如何给农田带来灾难的农民,你可能会有完全不一样的看法。
蚜虫的危害与防治措施玉米蚜对于玉米的威胁可不小。
如果你观察过夏季的农田,可能会注意到玉米叶片上密密麻麻的小虫子。
这些就是玉米蚜。
在黄淮地区,这些小东西每年至少能繁殖几代,前几代还只是害害春季作物,等到6月中下旬夏玉米出苗时,它们的数量会迅速增加,虫口密度升高,开始大规模向玉米上部蔓延。
玉米蚜不仅吸食玉米的汁液,还会在植物表面形成蜜露,导致叶片变黄、枯死,甚至让叶面生霉变黑,阻碍植株正常的光合作用。
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玉米的生长,甚至导致减产,所以防治玉米蚜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防治玉米蚜的最佳时机是在玉米心叶期。
当蚜株率达50%,百株蚜量达2000头时,建议使用50%抗蚜威3000倍液,或40%吡虫啉水溶剂1500-2000倍液。
当玉米长到成株后,百株蚜量达4000头,有蚜株率50%以上,可以使用成分不同的药剂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0%康福多浓可溶剂8000倍液等进行喷施。
蓟马的危害与防治方案蓟马,这种讨厌的小虫,也是一大烦恼。
它们的个头小、善藏匿、抗药性强,还特别喜欢干旱天气。
由于喜嫩性非常明显,它们对玉米苗的心叶特别感兴趣,危害起来毫不手软。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心叶拧叶、扭曲、破碎干枯等现象就会出现,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导致减产。
蓟马种类多样,但对玉米威胁较大的有黄呆蓟马、禾花蓟马和稻单管蓟马。
在6月下旬到8月中旬的干旱天气中,正是蓟马大肆活动的时候。
防治蓟马需要在高峰期前施药,可以选择6%多杀菌素1000-1500倍液,在蓟马活动部位均匀喷雾,或者使用10%吡丙醚乳油1500倍喷施。
重点是杀卵,但成虫高发期可以搭配啶虫脒、烯啶虫胺、呋虫胺等进行喷施。
除此之外,5%虱螨脲1500倍搭配噻虫嗪、噻虫胺、啶虫脒、异丙威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也能有效防治蓟马,且持效期超过15天。
夏玉米病虫害发生的环境因素今年夏玉米的生长环境并不理想。
由于小麦收割期间天气连阴,麦茬留得高,还有很多麦茬并未及时清理掉,这为玉米苗期病虫害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专家们早在年初就分析过2023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发生趋势,其中夏玉米要面对的病虫害就包括蓟马和蚜虫。
这些不利环境因素,使得玉米在整个生长季都会面临病虫害的威胁。
特别是在8、9月的生长中后期,气温适宜,容易造成病虫大发生。
因此,及时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尤为重要。
如何抓住玉米心叶期的最佳防治时机防治病虫害的关键在于时机。
玉米的心叶期是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因为此时是虫口密度快速增加和病害易于传播的阶段。
抓住这段时间,做好药剂喷洒,可以大幅降低病虫害带来的影响。
具体措施包括在玉米心叶期及时监测虫害的发生情况,蚜株率达50%、百株蚜量达2000头时立即施药。
对于蓟马,高峰期前的预防性施药同样重要。
选择合适的药剂、喷施全面,确保药效能够覆盖到虫害滋生部位,是控制虫害的有效手段。
结尾:总结来说,蓟马和蚜虫虽小,但对夏玉米的影响却不容小觑。
通过抓住最佳防治时机,合理使用农药,重视环境因素的影响,可以有效控制虫害,确保玉米的健康生长。
希望这篇文章能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共同为丰收做出努力。
未来,或许我们还能通过改良种植技术和防治方法,让我们的玉米田更加繁茂,减少病虫害带来的困扰。
这不仅仅是为了更好的作物产量,也是为了我们的劳动成果不被这些小虫子所浪费。
愿每一块田地都能茁壮成长,每一粒玉米都饱满无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