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乃旅游旺季,一则“新疆各大5A景区4月 - 6月门票全免”的消息,于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和旅游论坛广泛传播。该信息以醒目标题宣称 "本社独家优惠",配合精美景区图片,吸引大量游客咨询预订。经新疆文旅部门及多家景区核实,这实属个别旅行社为博取流量制造的虚假信息,目前新疆全域并未实施此类优惠政策。
网络谣言传播特征该虚假信息具备典型的网络谣言特征:首先在时间设置上选择旅游旺季,利用 "4-6 月" 跨度制造紧迫感;其次采用绝对化表述,使用 "全免"" 统统免费 "等刺激性词汇;最后通过标注" 仅限本社 "制造排他性假象。传播过程中,发布者刻意模糊具体景区名称,使用" 各大 5A 级景区 " 的笼统表述,既规避具体追责,又扩大信息覆盖面。
新疆文旅投诉平台的数据显示,自4月中旬以来,已接到逾百起相关咨询。天山天池、喀纳斯、那拉提等5A级景区接连发表声明,明确表示当前施行的门票政策与网传消息全然相悖。新疆旅行社协会业已启动行业自查工作,对发布虚假信息有嫌疑的自媒体账号展开溯源,同时开通0991 - 2209186举报专线。值得警惕的是,部分违规旅行社在收取定金后,通过二次收费、缩减服务等方式变相获利,严重损害游客权益。
此次事件暴露出新型旅游营销乱象 —— 某些机构利用自媒体矩阵实施精准投放。他们批量注册旅游类账号,通过 AI 工具生成宣传文案,设置 "景区优惠"" 限时特惠 " 等关键词进行算法推荐。这种规模化造谣模式具有传播快、溯源难的特点,上海警方近期破获的 AI 造谣案显示,犯罪团伙可在 72 小时内让虚假信息触达百万级用户。旅游消费者常常在行程遇阻时才发觉受骗,而其维权时面临举证难题。
理性应对与防范建议游客遴选旅游产品时,应通过“新疆文旅投诉”公众号或12345热线核查优惠政策。正规旅行社必然要持有《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与《营业执照》,线上平台则需展示电子证照信息。对于宣称 "独家资源"" 特殊渠道 " 的营销话术要保持警惕,切勿轻信私人转账交易。若发觉虚假信息,可经由中央网信办12377举报平台,亦或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予以反馈。
在信息泛滥的数字时代,旅游信息真伪难辨,多方协同势在必行。游客应养成主动核实的习惯,行业需完善信用评价体系,监管部门要强化技术监测能力。只有构建起 "全民监督 + 技术拦截 + 法律惩戒" 的三重防线,才能有效遏制旅游谣言的滋生蔓延,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