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高中学校中,体育生很受欢迎已经不是一个秘密,无论是好莱坞电影,还是小红书中美对账,都能发现体育生比一般的学霸更受欢迎,这跟中国的高中生学校是相反的,中国的师生显然更喜欢学霸。

当然了,凡事没有绝对,例如波士顿等东北海岸就比较欢迎那些学霸,尤其是有理工天赋的人。不过就全美大多数地方来说,体育生在学校中显然更受欢迎。
这既有传统文化上的影响,也有现实的经济利益考量在里面。
美国脱胎于欧洲文明,在中世纪的时候,欧洲的封建领主就经常搞各种竞技运动,不仅增加娱乐活动,也能增强军事技巧,冷兵器时代,靠的就是体能。那时在竞技场上有突出表现的骑士,就是成为众人眼中最靓的仔。

这种体育精神在中国的唐朝也存在,唐朝统治阶级经常会进行一些打马球比赛,既是娱乐也锻炼了骑兵的技能。直到宋代建立完善的科举文官制以后,这种体育精神才在中国断代。
而欧洲人的这种体育竞技精神流传到现在,就成为各种体育赛事,他们也延续了对体育高手的崇拜心理。因此,如果一个高中生在体育上有优秀的表现,绝对会成为人们心中议论的对象,还能有优先的择偶权。
因为没有经历过中国宋朝以后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所以美国人对学霸的看法也就那样,可能还会觉得这是缺少魅力的表现,一天只懂读书,也不出来玩。
另一个支持美国人爱体育的原因就是经济原因了,美国有发达的体育产业,有四大体育联盟,分别是国家橄榄球联盟、职业棒球联盟、职业篮球联盟、国家冰球联盟,此外还有无数的小体育赛事。

如此发达的体育赛事,对运动员的需求量是比较大的,让体育生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很多球队争抢人才,会到高中来观察未来的明星苗子,如果在高中的体育运动中有好的表现,那么高中毕业后就可以签约职业球队。
不说那些出名的球星了,即使只是一个坐冷板凳的,年薪可能都有几十万美元,这不比那些学霸好多了?
而且学霸在美国的出路不一定好,除非你是能够上那些顶级的常春藤大学,否则一般意义上的学霸,不仅要担负着大学昂贵的学费,毕业后还要跟那些来自东亚或南亚的留学生比拼,年薪十万就算过得去了,所以美国人为什么要羡慕学霸?
从海外来的那些科技人才不仅学识高,还吃苦耐劳,非常卷,跟这些人竞争真的很费脑细胞,远远不如参与体育运动来得实在。

而且美国人普遍营养过剩,对于需要大运动量的体育赛事来说,小菜一碟。对于底层穷人来说,只要疯狂参与运动比赛,就有可能出人头地,若是去学习什么化学理工,真的是要老命,也没有那么多钱参加补习班,性价比实在太低。
参与体育运动,既有名又有利,美国有崇拜体育明星的传统,美国橄榄球比赛,堪称美国的春晚,能参与这样的赛事不知道是多少美国人的梦想。是底层人实现阶层跃升的重要通道,不管你是什么种族,在体育上出名后,就有大量的钱财,还能获得社会上的尊重。

那些在实验室里面工作学霸,既没有名气,钱也赚得不是很多,更可怕的是或许连工作都不好找。美国去工业化后,对理工科人才的需求量是下降了,又有国外留学生的竞争,真的不是一个好赛道。
美国全世界最强大的体育产业,为底层人提供了一个奋斗的空间,而且富人在这个赛道没有特别的优势,相对更公平。做为美国的高中生,如果自己有体育天赋,自然选择当体育生更划算。
美国是移民国家,崇尚实力打拼,所以是比较尚武的
这个赛道最终好像也变成黑人的专属,怪不得对美国现状最不满的是红脖子
其实就是控制平民的阶层,玩体育永远玩不过脑子[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