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有话-说说方清平的“相声画”

时代领航者 2025-04-24 08:59:26

画里有话-说说方清平的“相声画”

作者:杨国志

方清平从2010年CCTV相声大赛凭借单口相声《童年往事》受到广泛关注以来,方清平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赢得了大众的喜爱。方清平在台上不苟言笑,蔫头蔫脑,却能在不紧不慢中娓娓道来,逗得观众前仰后合,他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和表演形式,给观众带来的是不一样的感受,不苟言笑是他的标配,也因此赢得了“冷面笑匠”的美誉,成为新时期相声艺术的代表人物。

相较于方清平单口相声的超高流量而言,他的绘画并不被更多人知晓,这次在琉璃厂清秘阁举办的“画着玩儿-方清平甄齐画展”既是方清平一专多能、多才多艺的展现,也是他正式跨界的亮相与号角。

先按下方清平的画不说,先说说这次展览给我的几点突出的感受。

在展览开始前,几乎所有媒体都没有发声宣传,甄齐老师也没有做宣传,方清平老师只在其抖音发过两次宣传短片,极短,时间地点一句话而已。此外,展览不设开幕式,以上种种都表明方清平为人的低调和虚怀。

其次,对于方清平这样的腕儿,他完全可以张罗来比他腕更大的或者是专业画家搞联展。凭其人脉和资源,这绝不是难事,如与史国良等大咖搞联展,一是可以借光发光,提升“专业度”,二是可以将自己的润格提升,可以达到名利双收的效果。可是方清平却不,他选择自己的相声同行甄齐老师联展,客观上说,甄齐老师的热度和知名度都在方清平之下,从中可见方清平淡泊名利的心态和扶持同行的宽广胸襟了。同时,也体现出他对自己“业余玩票式”绘画创作的自谦和清醒的自我认知。就像他不苟言笑的冷面形象一样,观众笑得前仰后合,而自己始终是个清醒的“说相声的”。

再次,在展览现场,除其众多亲友到场参观祝贺以外,还有许多粉丝朋友,当人们向方清平索要签名时,他都耐心地一一满足,有要求合影的他也起身认真地挺起腰板,但笑容是没有的,可能他真的不会笑吧。方清平的低调与亲民还不止于此,在展厅内,每一幅画作的右下角处都标注着作品的价格,我认真看了,大多是两千到三千元人民币,这对于如此大腕的方清平而言,可不算高,甚至有些掉价了。如此种种都展现出方清平的低调处世和平和心境。这或许是方清平赢得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他的原因吧。

说了这么多,似乎还没有说到点儿上。其实不然,我之所以先说方清平的品格是遵循了从艺先做人,人格高于画格的理念。反过头我们再说方清平老师的“相声画”。既然是“相声画”就不能从传统的绘画角度来评析方清平的画了,因为这既不是他的专业,也不是他艺术的主攻方向,这仅仅是“画着玩儿”。

为什么称方清平的画是“相声画”呢?首先这是方清平自己的说法,在其画作中常见一“相声画”或“方清平相声画”的引首章,这是方清平自己的定位,另一层含义是“观者切莫当真”,别以所谓专业角度来评判“相声画”。其次是点明了画的主旨,即以乐为主,形容词“相声”二字很明确,他的画也是其相声的另一种形式,意思是您欣赏画就当是听相声一样,图个乐儿就好。

如果说大尺幅的画是群口相声或对口相声的话,那么方清平的小品画,则像极了他的单口相声,他的画始终遵循着他的舞台艺术风格。这次展出的方清平画作均为盈尺小品,幅式虽小,却小中见大,主题鲜明,幽默至极。

画中但凡是人物画时,多以光头形象示众,这个光头虽然没有点名,但观赏者不自觉地会将此形象套在方清平身上。这和其相声也如出一辙,常常以自我为线索,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观众不紧不松地娓娓道来。

方清平的相声画的另个一特点是题跋的文字多,以文字点明画题,且所题文字多为顺口溜、小诗或一语中的。如果没有这些题跋的文字,那么画就是画,甚至让人摸不着头脑,可是加上题跋,则幽默立见,令观者捧腹欢怀。比如画作《八哥》,白宣上斜生一枝,上立一只八哥,昂头张嘴似在鸣叫,又像在说着什么。如果只看此画简单而直白,再无其他深意。可是画面右上方的题字您看了一定会乐,“会说人话,但不懂人事儿。”是啊,一只八哥学人说话行,但一只鸟怎么能通晓人世间的繁杂往还呢。这虽是如是说,却让人意想不到,这是寻常的事实,却又成出其不意的幽默。

又比如,画中一高士坐于木椅之上,三绺黑胡须,双手抱于胸前,大眼呆萌,似无甚机关,可画左侧一竖排文字写着“老夫掐指一算,你在看画”,可不是嘛,但凡观看此《高士图》者,猛然或有不解,若读文字则豁然开朗,文字之精妙与《八哥》如出一辙,实话实说,却有出乎寻常的包袱儿。

再比如《白鸭图》,素宣上一只小白鸭笨拽拽地走来,憨态可亲,像是有儿童画的童趣与天真。画的上方写着“鸭鸭鸭,曲颈向天嘎。白毛浮绿水,红掌瞎扒拉。”这首仿写骆宾王《鹅》的小诗,诙谐幽默,令人会心一笑,顿觉画面可爱至极。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极富哲理的幽默画面。如一画中画着一个长着和方清平一样脸庞的和尚,袒胸露乳,肥衣宽袖,手持佛珠,面带萌笑。围绕着和尚的是一圈文字,曰:“看不惯的不看,惹不起的不惹,得不到的不得,舍不得的不多。”这幅画的文字本身并不可乐,甚至有些严肃,但却是首极富哲思的诗,叫顺口溜也行。是啊,人活一世,磕磕绊绊,艰辛不易,对于不合心怀者远离即是,得不到的不可强求,真正舍不得的其实很少,健康可能是人最不珍惜而最为重要的,却常常被人们忽略。这幅画极有劝世之深意,除憨态和尚令人觉得可笑外,文字却是冷的,严肃的,但读后令人深思,颇值得反复玩味。

还有一幅画,画中还是那个长着和方清平一样的脸的光头,穿着红色小背心坐在马扎上,旁边一个绿色酒瓶,这个人物形象会让人联想到中年男子或上班族的不易与艰辛,一个借酒消愁愁更愁的中年男子的无奈与无助。中年光头的上方有一首调侃的打油:“台上台下,酸甜苦辣。也有人夸,也有人骂。夸了别飘,骂了别怕。活着开心,死了火化。哈哈哈哈。”这既是劝画中人的,也是写给每一个观画人的。让人在笑的同时,忽感嬉笑怒骂皆如云烟,似乎在这一刻有了一个淡然平和的心境。

又如一个叉腰的和尚版方清平在张口怒视,在他背后的顺口溜是这样写的:“平生就喜骂人,减压放松提神。切莫只顾过嘴瘾,引来大火烧身。第一别骂官人,也别得罪熟人。挨不着的一通抡,肯定能够圈粉。”前边是一本真经的劝人,像是舞台上方清平相声的铺垫与暖场,后边则开始了“蔫坏”与“小聪明”式的抖包袱,既可乐又似乎很有道理,令人琢磨。

再比如,一个长了胡须的方清平前腿弓,后腿蹬,左手叉腰,右手挥刀,旁边写着“好不容易熬成大哥,江湖解散了。”不禁令人仰天而又深思。

……

方清平的画,大多以人物和花鸟为主,人物有南京刘二刚先生的影子,花鸟似借鉴了朱新建的造型,其书法稚拙方正,憨厚可爱,似兼有刘、朱二人的合体之美,又隐隐有汉隶《张迁碑》和摩崖石刻《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的笔意。但以上只为形迹耳,其幽默与灵魂是方清平自己的。

方清平的画里都是小人物或光头和尚,或鸡鸭虫鱼,都是生活图画,市井风物,都是寻常所见,都是人间凡物。但无论是讽刺还是调侃,都能使观者有酣畅淋漓的痛快和轻松,像是心灵打了一趟太极拳,又像是心灵在山间的清溪中涤荡。

在方清平的画中,有捧腹大笑的包袱,有莞尔一笑的含蓄,有诙谐幽默的欢畅,有充满哲思的深意,有劝人安稳与放下的善良,有浓浓袅袅的人间烟火气,有人世间真真切切的情义。

方清平的画看似是稚拙的,是孩子气的,是天真烂漫的,是真我的风采!就是这种真挚、真诚才最打动人,幽默,但幽默的真,幽默的善,幽默的美!

这一如他的相声一样,从不矫揉造作,从不刻意煽情,从不刻意迎合观众,在一副憨相,不哼不哈中让观者在得到快乐的同时,又得到了精神的洗礼与升华。

我喜欢方清平的相声,也喜欢方清平的画。当然我要说的是,我喜欢方清平这样的人!字如其人,憨厚率真,画如其人,幽默而深刻!

希望大家都听听方清平的相声,也看看方清平的画,有事没事乐一乐,或许还有其他收获。

作者简介

杨国志,1987年生于河北邯郸,现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邯郸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出版主编著作四部,著有人物传记一部,评论集《翰墨情怀》、《竹斋散记—杨国志书画评论集》、《墨海琐论》等多部,散文集《淡味生活》等。

图文源于作者 杨国志 编发 常小靠

0 阅读:0

时代领航者

简介:新时代,新风气,艺术见证,善行天下,领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