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经常感到疲惫不堪,明明睡了很久,醒来还是觉得没精神?
这很可能是因为你错过了每天最关键的“充电”时间——清晨5点到6点。

对我们而言,白天是放电,晚上睡觉是充电。如果晚上休息不好,补充的能量不足,白天却要继续消耗,那么亏空的能量从哪里来呢?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可能需要借用五脏的能量。
古人将五脏称为“五藏”,意为“储藏”,它储藏着人体的精气。如果长期透支五脏的能量,身体的根基就会受到影响。
年轻时或许感觉不明显,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过了35岁,各种健康问题可能会逐渐显现。

一、清晨5点到6点是最关键的“充电”时间
古人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而一天也是一个微缩的“一年”,同样有二十四节气。
清晨5点,对应的是“惊蛰”时节。
惊蛰,象征着蛰伏的生物开始复苏,万物焕发生机。
动物能够感知天地间阳气的变化,所以会在惊蛰时节醒来。
人作为高级生物,虽然拥有更强的认知能力,但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容易忽略对自然规律的顺应。
那么,人体内蛰伏的是什么呢?是一晚上的阳气,它需要在5点惊蛰时开始生发,就像春天播种一样。

阳气如何生发呢?关键在于“动”和“醒”。
有些人天生对阳气敏感,会在5点左右自然醒来;而有些人则比较迟钝,即使到了5点,仍然呼呼大睡。
如果你觉得5点起床很困难,该怎么办呢?
也许前一分钟你还躺在床上,感觉非常困倦,内心挣扎着是否要起床。但当你真正起身,穿好衣服,开始活动时,可能会发现困意逐渐消散。
这其中的奥秘在于,你的阳气开始升发了!

并非睡得越久就越精神,反而可能越睡越累。
不妨尝试一下,如果一觉睡到中午12点,很可能会感到头昏脑涨,浑身乏力。
不早起,阳气难以充分生 发,人就容易感到疲乏。
同时,也可能更容易情绪波动,因为阳气郁积在体内,可能转化为火气,导致体内热盛。
此外,肝主疏泄,如果长期晚起,肝气可能无法正常疏泄,影响身体的健康。
二、长期坚持早起的人,身体会发生哪些神奇的变化呢?
世界各地的健康研究都表明,早起对身体有很多好处。
1、精力充沛:早起的人通常更容易清醒,头脑更灵活,能够快速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不容易感到累。
2、学习成绩更好:研究发现,早起的学生往往成绩更好,因为他们生活更有规律,上课更专注,学习更主动。
3、幸福感更强:早起的人往往拥有更积极的情绪,更强的健康意识,这可能与他们能够沐浴晨光,心情更愉悦有关。

4、抑郁风险更低:早起的人通常做事更有条理,能够提前做好准备,减少手忙脚乱的情况,从而保持更平和的心态。
5、人际关系更好:悉尼大学在《心理学前沿》的研究显示,早起的人通常更友善,更少出现负面情绪,更容易与人相处。
三、南怀瑾说: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
早晨是开启一天活力的关键时刻。
如果能抓住早上的时间,进行适当的运动,将有助于提升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

其实,早起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很多人觉得早起难以实现,不妨尝试一下。
5点起床,最需要克服的是起床那一刻的心理挣扎:起还是不起?起来吧,真的太困了!不起吧,又担心对身体不好!
但当你真正起身,稍微活动一下,散散步,可能会发现困意逐渐消退,身体也变得轻松起来。
如果实在感到困倦,可以尝试5点起床,活动10-30分钟,然后再躺下睡个回笼觉。这时阳气已经开始升发,再入睡不会过度压制。

四、睡不着?或许早起能帮你
有很多人想早睡,但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一个解决方法就是早起。
当你早起后,中午可以适当午休,下午可能会更有精神,晚上也更容易产生睡意。
睡眠不仅仅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把握好睡眠的时段。
晚上9点到凌晨3点是天地给人体补充能量的时间段。
如果在这个时间段睡觉,就能补充能量;如果没睡,就错过了补充能量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