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居行人物谈
  • 军旅生涯伴随汾水长流

    和庆来在汾河边“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

    2024-05-21 06:21
  • 无锡东林书院

    我在东林旧迹东林书院有一名联,系明朝东林学者顾宪成所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说出了读

    2024-05-17 13:04
  • 我们炮团的代号

    我们部队的通行证部队有番号、代号之分,番号属于军队编制序列,一般是不变的,它随着军旗的授予而诞生。主要是对内,部队上下行

    2024-05-15 13:24
  • 绩溪县龙川

    我在龙川龙川,古称,又称坑口,现如今是名副其实的龙川了。龙川之所以叫龙川,是因为村中的一条小溪。这条小溪非常奇特,每逢山

    2024-05-11 13:06
  • 我们一营部的临朐战友

    战友:刘佃尧1969年12月下旬,炮212团在山西介休组建,一营部新兵都是来自河北丰南、山东临朐两地。不久,又调换来几名

    2024-05-09 02:36
  • 桃源桃花源

    我在桃花源桃花源,是看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知道的。“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

    2024-05-05 12:42
  • 我们的北京战友李凤义

    李凤义李凤义,是1965年入伍的北京兵,起初,到昌黎炮五师206团警卫排。警卫排,都是从全团挑选出来的——出类拔萃的战士

    2024-05-03 02:53
  • 我们一营部的四名驭手

    我与张春利在介休1970年2月22日,我们刚组建不久的部队,就从山西介休出发,到天津南郊区官江湖畔种水稻。天津南郊区官江

    2024-04-29 13:49
  • 柳州柳侯祠

    我在柳侯祠到柳州是晚上,清晨起来,依然下雨,我们还是打伞出去,参观柳侯祠。柳宗元,字子厚,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后迁长

    2024-04-26 15:17
  • 读《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是由袁林、沈同衡编写,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一部书。据沈同衡后记介绍:“这本东西,是袁林于1955年

    2024-04-23 12:18
  • 我们部队的家属院

    小宋与我在老团部院内我们炮212团,即1853部队,1969年12月下旬在山西介休城东组建,团部在水泥厂,一营在电碳厂,

    2024-04-21 03:21
  • 我的老父亲

    父亲与我我的老父亲,并不是正经八百的庄稼人,这源于我们胥各庄地区的猪鬃。猪鬃,最早的加工发起人,是我们胥各庄附近王禾庄的

    2024-04-17 03:37
  • 我的政工科长、副政委肖聪然

    右起:李部长、肖政委、刘部长、我、孙副政委、王科长、祝副部长我是1980年3月底,从山西介休炮212团调到丰润县武装部的

    2024-04-14 05:41
  • 济源济渎庙

    济渎庙,位于济源城西北庙街,为河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我慕名来到这里,只见庙门上方竖立一匾,“济渎庙”,左右有联

    2024-04-13 06:50
  • 小时吃苦不为苦,老了享福才为福

    母亲这是母亲说的话。母亲出生在一个破落的家庭,3岁姥爷留洋一去未归,6岁又死了姥姥。人死财散,从此,母亲成了一个无依无靠

    2024-04-14 02:20
  • 清明拜谒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清明,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松柏湛绿,桃花竞秀,小草初醒,花丛泛红,清洁明净,春风犹至,既是我国传统的节气,又是重要祭祀的

    2024-04-14 02:20
  • 在预备役炮团卫生队成立大会上

    右起:刘处长、我、卫生局长、裴助理初到丰润县武装部,组建预备役炮团,也是非常繁忙的。按着编制,要逐一摸底,进行组建,从班

    2024-04-14 02:20
  • 不怕得儿晚,就怕寿命短

    母亲与我们哥俩这是村里一位老人对母亲说的。母亲一连生了七个女儿,才生了我哥,接着有了我。母亲生我那年38周岁,过三年又生

    2024-04-06 05:51
  • 宁波天一阁

    宁波,取之于“海定则波宁”句,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有一处闻名于世的天一阁。天一阁,是明代嘉靖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楼。创建于

    2024-03-28 11:19
  • 岳父带我跟杨司令下象棋

    岳父与我岳父结合老伴后,住进了留营干休所。岳父他们住的是两层楼,一门四户,一楼对门两家,二楼对门两家,都属于师级干部。楼

    2024-04-03 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