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就该懂我?”心理学:不,明确表达需求,才能得到爱

青柠的异想记 2025-02-24 22:00:32

“如果你不说出来,别人怎么会知道?”——电影《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

在亲密关系中,很多人常常陷入一种误区:认为爱应该是心有灵犀的默契,不需要言语表达,对方就应该懂自己。

所以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不愿意主动开口提出自己的需求,而寄希望于对方能猜到自己的想法。

倘若对方没猜到,就觉得对方不够爱、不够懂自己。

但事实是,只有你表达了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爱,别人才能给你什么样的爱;你明确表达了自己的需求,别人才知道该怎么做。

就像去一个餐厅吃饭,你说你不吃香菜,餐厅不给你放香菜,但如果你不说,餐厅就不知道你不吃香菜。

所以,你想要什么,要大胆、勇敢的表达,这不仅是一种沟通技巧,更是一种对关系的尊重和对自我的坦诚。

1、为什么不敢表达需求?

在亲密关系中,很多人不敢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原因大致分为以下4种:

害怕被拒绝:担心自己的需求会被对方忽视或否定,从而感到受伤。

害怕显得自私:认为表达需求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害怕被贴上“要求太多”的标签。

期待对方“懂我”:认为真正的爱应该是默契的,不需要说出来,对方就应该知道。

缺乏安全感:担心表达需求会让对方感到压力,甚至破坏关系。

这些心理障碍让我们在关系中变得小心翼翼,甚至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

然而,这种压抑并不会让关系变得更美好,反而会让误解和隔阂逐渐加深。

2、明确表达需求是关系的润滑剂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曾说:“当我们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时,关系才能真正建立。”

明确表达需求不仅是一种沟通方式,更是一种对关系的投入。

它能让对方更清楚地了解你的感受和期望,从而减少误解,增进亲密感。

小丽和阿杰是一对情侣,小丽总是觉得阿杰不够关心自己,但她从未明确表达过自己的需求。每次阿杰问她“你怎么了”,她都会回答“没事”。

久而久之,阿杰真的以为她没事,而小丽却越来越失望。直到有一天,小丽终于鼓起勇气告诉阿杰:“我希望你能多花点时间陪我,哪怕只是聊聊天。”

阿杰这才意识到问题所在,并开始调整自己的行为。两人的关系也因此变得更加亲密。

所以说,明确表达需求并不是一种索取,而是一种建设性的沟通。

它能让对方更清楚地知道如何爱你,而不是在猜测中迷失方向。

3、表达需求是一种自我关爱

在亲密关系中,表达需求不仅是对关系的负责,更是对自我的关爱。

心理学认为,压抑需求会导致内心的不满和焦虑,而这些情绪最终会以其他形式爆发出来,比如冷战、争吵或疏远。

《婚姻故事》中,查理和妮可的婚姻破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双方都没有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

妮可一直压抑自己对事业和家庭的渴望,而查理则忽视了妮可的感受。

最终,这些未被表达的需求变成了无法弥合的裂痕。如果当初他们能够坦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或许结局会完全不同。

正如电影中的一句台词:“我们总是以为对方知道,但其实他们并不知道。”

表达需求不仅是为了让对方了解你,更是为了让自己不被忽视。

4、如何明确表达需求?

明确表达需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当我们习惯了压抑自己时。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用“我”开头的句子:比如“我希望你能多陪陪我”,而不是“你从来不关心我”。

前者表达的是感受,后者则带有指责的意味。

具体化需求:不要模糊地说“我希望你对我好一点”,而是具体到行为,比如“我希望你每天能给我一个拥抱”。

选择合适的时机:不要在情绪激动时表达需求,而是选择一个双方都平静的时刻。

接受对方的反馈:表达需求后,给对方时间和空间去回应,而不是要求对方立刻满足你。

5、表达需求是爱的能力

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写道:“爱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感觉。”

明确表达需求正是这种能力的体现。它需要我们克服内心的恐惧,勇敢地展现真实的自己。

亲密关系中的爱,并不是一种天生的默契,而是一种需要不断沟通、不断磨合的事情。

越明确表达需求,越能得到爱,因为只有当你清楚地告诉对方你需要什么,对方才能知道如何爱你。

所以,不要再害怕表达你的需求。勇敢地说出来,你会发现,爱其实比你想象的更简单,也更美好。

正如一句话所说:“爱是看见,也是被看见。”

当你明确表达需求时,你不仅让对方看见了你,也让自己看见了爱的可能性。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0 阅读:3

青柠的异想记

简介:从心理学的角度,理性解决亲密关系、家庭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