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博主发视频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是生产队时期,大家集体劳动挣工分,都在地刨食,没有什么化肥,粮食产量又低。
那时候的生活,除了饿就是穷,住的是土坯茅草房,衣服补丁摞补丁,吃的都是粗粮,有时候还可能青黄不接。
对那个贫穷的年代,绝大部分的人是不怀念的,也不想再过那种穷日子了,大家都认为还是现在的日子好,不愁吃不愁穿。

现在因为生活条件太好,吃的肉太多了,很多人年纪轻轻的就患上了高血压,还要减肥,今天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
不过还有一些人依然怀念生产队时期,这些人为什么怀念当时的穷日子呢?
这些人都是在生产队,能够捞到油水,获得好处的人,他们的生活要远远高于普通社员,能够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如果这些人和普通社员一样,温饱都保证不了,他们怎么会怀念生产队时期呢?
这位博主说,每年春天都有青黄不接的时候,大家的粮食都不够吃,好的家庭也有断顿的可能。
但是领导干部,像队长、保管、会计这些人,家里从来也不可能断顿,粮食都够吃,领导的亲属也能受到特殊的关照。
所以说,那些留恋生产队的人,都是能捞到油水的人。
有位网友现身说法,六十年代当干部的家庭吃饭是不愁的,我家属那个村书记的妹妹被推荐去广播站工作,弟弟推荐粮食局工作,农村贫下中农孩子找人找关系当兵,还是有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