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26年8月6日晚上9点多,楚迪的脚在水中浸泡14小时31分后,终于触摸到了沙滩。
砂砾的触感让她陌生到有些眩晕,但这一天当中第一次真实的站立让她踏实了下来。
她有些踉跄,直到完全脱离水面,兴奋激动与岸上人们的欢呼一起拥抱住她。
楚迪,她的人生标签从这一刻开始改写:历史上第一位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
那么,她是如何来到这一刻的?

英雄使命,执着坚定
楚迪从小就是个顽强的人。她小时候麻疹高烧,医生断定她活不过当晚,但是小小的她顽强地挺了下来。
她不服性别歧视,坚持要去学游泳,没日没夜弹琴唱歌,宣告她的决心,直到父亲妥协答应。
她倔强努力,坚持为游泳队烧锅炉,直到打动教练,获取训练资格。
她从不服输,即使被男教练瞧不起,限制训练,限制饮食,但她从不后退。
她迎难直上,在挑战途中遇到大片水母群,即使遍体鳞伤,也只选择继续向前。
楚迪从不惧怕失败,尤其是身陷偏见和束缚中,她害怕的是没有方向没有目标。
她从来都知道自己的非凡,明白自己的目标,她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要从父从夫从子的人生。
因此即使她陷入黑暗,在茫茫大海中迷失方向,也凭着顽强的意志坚持到曙光亮起。

乱世英雄,使命使然
百年之前,在楚迪生活的那个时代,社会被厚重的性别偏见所笼罩,女性大多被束缚在家庭里,楚迪们面临着听从“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嫁人的命运。
男人们认为女性不该运动,体育运动会影响女性的健康,游泳会让女性的心脏爆炸。
女性的泳装是羊毛长裤和长袜,她们的任务是“优雅地待在岸边”。
楚迪所在的地区,每片海滩上都有泳装警察,他们带着尺子,驱逐那些衣服下摆距离膝盖超过15厘米的女性。
女孩们不被允许和男孩同在阳光下游泳,她们只能躲在地下室的游泳池偷偷练习。
即使是女运动员,吃住也是最差,不给训练,导致她们参加奥运会铩羽而归。
而即使难度极高的挑战横渡英吉利海峡,他们限制楚迪饮食,只给她吃水果蔬菜。
他们不想让女性成功,处心积虑破坏楚迪的挑战,故意引她违规,甚至给她下药,导致她第一次挑战失败。
可正是因为如此,楚迪更加清晰自己的使命:她的挑战不是自己的,而是代表了整个时代女性。
小女孩对她说:因为你,我才能学游泳。
楚迪挑战成功,用实力为全世界女性呐喊了出来:“我们可以做到!”
无名英雄,全力支持
每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默默支持的无名英雄,楚迪不是孤泳者,她的背后还有着十分强悍的亲友团。
妈妈是楚迪独立意识的启蒙者。
在夫权家庭中,主妇围裙的遮掩下,妈妈其实是一个勇敢坚定的女性。
她悄悄地坚持己见,“固执”地送两个女儿学游泳,带领女儿们用自己的双手挣学费。她不动声色,用自己的方式悄悄带领、默默鼓励、偷偷允许着女儿们的作为。
姐姐是楚迪披荆斩棘的陪伴者。
姐姐虽然折翼于父权,但她的爱和支持也是楚迪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姐显然更懂楚迪,她在楚迪游泳时播放音乐。在楚迪精疲力尽时跳入海中,与她并肩作战。所有人为楚迪欢呼时,她第一时间为其披上衣服取暖。
教练是楚迪乘风破浪的引领者。
楚迪的女教练,是这次挑战的推动者,更是当时女性游泳运动的真实推动者。
她成立的女子游泳协会,实际上是当时第一个女性体育组织。她引导推广女性游泳,让女性看到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本领在男权社会立住脚跟。她用自己的格局为女孩们撑起一方自由遨游的天地。
这几位女性,都有或多或少的觉醒意识,她们代表了当时社会各个年龄段、职业层的女性。她们面对性别一边倒的社会压力,隐忍许久,早已按捺不住,楚迪的崛起,正是她们撬动男权社会的一个支点。
2、成功从来不是偶然的,有着太多不确定因素,但信念坚定,乐观积极,自信顽强,勇敢拼搏,将会大大增加确定的砝码。
楚迪的挑战,已经超越了个人成功的意义,掀开了女性游泳运动的新篇章,为女性体育运动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为楚迪,更多的女性得以学习游泳,她们开始自信地展示自己的力量与美,她们在水中划出的每一道弧线,都是对性别刻板印象的有力回击。她们再也不受性别限制,开始勇敢追求自己的梦。

3、《Young Woman and the Sea》
迪士尼出品的这部电影,改编自格伦·斯托特《年轻女子与海:特鲁迪·埃德尔是如何征服英吉利海峡并影响世界的》一书。
特鲁迪·埃德尔,人称“女海王”、“巨浪女王”。
她名列20世纪“100位最伟大的女子运动员”,载入史册。
她双耳完全失聪。
她一生未婚,无儿无女,享年98岁。
记者问她:你为什么要横渡英吉利?
她说,“总需要一个人证明,女性也能做到。”

她如同一把锋利的剑,斩断了束缚于性别之上的偏见枷锁,宣告着:能力与价值的天平上,性别从来不该是沉重的砝码。
应该说,特鲁迪的成功意义之重大,不只是女性游泳运动受益,也不止触动了体育精神的内核,更重要的是激发了社会各界对女性权益的进一步思考和讨论。
“Women can be anyone, and women can do anything.” 女性可以成为任何人,可以做任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