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2025年昌平区校园体育节启动会举办。一场校园体育文化盛宴在昌平第二实验小学拉开帷幕,活动设置7项自主体验项目,全方位点燃师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校园里搭建了一个创意市集。在动态展示区,学生们带来热情的啦啦操和舞龙舞狮表演。在静态体验区,学生们将不织布、热缩片、扭扭棒等多元材料与运动元素完美融合,展现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思维。还有学生操控无人机,感受科技与体育融合带来的奇妙体验。

操场上,一场充满活力与激情的“班超”上演——班级足球联赛、篮球联赛同时进行,邀请与会嘉宾和师生一起见证精彩运动瞬间。在学思课堂展示环节,以“体育”为小切口的五育融合课堂开讲。昌平第二实验小学围绕体育赛事课程、博物馆课程、西游课程展示了14节课,展现了“以赛促思、以赛促学”的校园体育发展路径。
昌平区教委副主任王丽梅表示,校园体育节将推动该区中小学落实健康素养提升、体质健康达标、体育教学提质、体育生态优化4个目标。今年,该区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要达到80%以上,学生“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显著增强,形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三位一体健康观;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达 80%以上,中小学生每天2小时体育锻炼全覆盖,其中1小时中等及以上强度运动落实到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做到体育课大单元教学全覆盖,高中模块化教学、初中男女生分班教学全面实施,每生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三大球”等特色项目普及率达100%。

昌平区还将建立学校、学区、区三级班级联赛体系,每学期小学、初中、高中班级赛分别不少于5场、4场、3场。家校社协同机制健全,体育教师专业培训实现全员覆盖,体教融合资源共享率提升50%以上。该区将通过构建“大健康”育人体系、打造高效体育课堂、丰富阳光体育场景、构建全员参与赛事体系、精准实施健康干预、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深化体教融合机制、构建评价督导长效落实机制8项重点任务,全面推进“体育八条”在中小学落地。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祺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