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没想过,自己的婚姻会走到这一步。三年前,我远嫁到了千里之外的这个城市,带着满腔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丈夫阿强是我大学的学长,那时候的他幽默风趣,对我百般呵护,让我觉得他就是我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尽管父母有些不舍,但看着阿强对我那么好,他们最终还是同意了我们的婚事。婚后,我渐渐发现,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美好。阿强的母亲,我的婆婆,是个性格强势的女人。她总是嫌弃我这里做得不好,那里不够完美。饭菜稍微咸了点,她就冷嘲热讽地说我不会当媳妇;家里地没扫干净,她指着我的鼻子说我懒。我不是没有试图沟通,可每次阿强都说:“我妈就这脾气,你忍忍吧,别跟她计较。”怀孕那年,我以为孩子的到来会让这个家变得温暖一些。怀孕七个月的时候,婆婆却开始嫌弃我行动迟缓,说我什么忙都帮不上,成天只会躺着浪费时间。我忍着委屈,把能做的家务尽量做了。阿强也不是完全不管我,但他更多的时候选择站在婆婆那边,说我矫情。女儿出生后,我每天忙得脚不沾地。白天要照顾孩子,晚上还得起夜喂奶,稍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婆婆就能挑出一堆毛病。她嫌孩子哭声吵,说我不会带孩子;嫌家里总有尿布的味道,说我没本事买纸尿裤。终于,有一天,婆婆在饭桌上当着阿强的面说:“我们家养不起闲人。要么你赶紧去找工作,要么带着孩子走人!”我的心一下子凉透了。阿强低头扒饭,没说一句话。我心里最后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那天晚上,我抱着女儿坐在床上,泪流满面。婆婆的刻薄、丈夫的冷漠,像一把刀子,一下一下刺进我的心里。我想回娘家,可又害怕父母埋怨我当初不听劝远嫁,害怕他们过得不好,根本没能力接济我。可是,我真的走投无路了。第二天一早,我咬着牙拨通了娘家的电话。电话响了几声,妈妈的声音传了过来:“喂,小敏啊,怎么了?”我听着她熟悉的声音,忍不住哭出了声。妈妈在那头急了:“怎么了,敏敏,出什么事了?”我断断续续地把情况说了一遍。电话那头沉默了好一会儿,妈妈忽然说道:“敏敏,你先别急,过两天就回来吧。我们家里虽说不宽裕,但再难也不能让你和孩子受这种委屈!”“可是……”我刚想说什么,妈妈的声音有些哽咽,“敏敏,这几年,我们都挺想你的。你爸身体不好,但他还经常念叨你,说等你回来给你做好吃的。我们家再穷也不会让你没地方住!”我听到这话,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挂了电话,我抱着女儿,心里又酸又暖。原来,不管我经历了什么,娘家始终是我的退路。几天后,我提着一只简单的行李箱,抱着女儿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小村庄。爸妈看到我,脸上有心疼,也有愧疚。妈妈一边帮我抱着孩子,一边嘀咕:“瞧瞧,瘦成这样了。阿强他妈真是太过分了!”爸爸虽然没说什么,但看着我时,眼眶红了。他大手粗糙,却小心翼翼地摸了摸我女儿的小脸,声音有些哑:“敏敏,回来了就好,咱们一家人在一起,不怕什么难关。”在娘家住下后,虽然生活清苦,但我的心终于平静了下来。邻居们知道我的事情后,有人叹气,有人愤愤不平。妈妈带着我去村里的超市,遇到人就介绍:“这是我闺女,嫁到外地去了,这次回来住一阵子。”她语气轻松,但我能听出她的骄傲和对我的心疼。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渐渐振作起来。我开始学着在网上接一些文章写作的兼职,收入虽然不多,但也能贴补家用。妈妈有时候会夸我:“敏敏真能干,比你爸年轻时都强。”听到这话,我心里暖得像春天的阳光。一次写稿到深夜,妈妈端着一碗热汤进来。“别累着了,写完早点睡。你爸明天去镇里找个好点的布料,给你和孩子做新衣裳。”我端起汤,眼眶一下湿润了。这一刻,我终于明白,真正的家,不是冷冰冰的房子,也不是夫妻之间的那张证书,而是无论何时何地,总有人愿意为你付出、接纳你的地方。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我知道,只要有家人的支持,我就能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