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27年,曾经繁华鼎盛的北宋汴梁,在金国的铁骑下彻底沦陷。
那一天,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连同后宫妃嫔、王公贵族共数千人,被铁链捆绑,沦为金国战俘。
“牵羊礼”在金国的祖庙中举行。
牵羊礼到底为何会带来如此耻辱?为何女子们在礼成之后纷纷选择自尽?
我国自古被誉为“礼仪之邦”,自先秦时期开始,胜利者常以“献俘礼”向上天与祖先祭告,表达战胜的荣耀。
所谓“牵羊礼”,便是从“献俘礼”中衍生而来。
早在商周时期,俘虏就被视为战争的战利品,甚至被当作祭品用以祀天或祭祖。
战俘被剃去发髻、赤裸上身,甚至身披兽皮,象征失去人类的尊严。
在这种仪式中,俘虏从“人”退化为“牲畜”,不再具有社会地位。
而牵羊礼的名称,则源于这一形象化的表现——俘虏被当作祭品的羔羊牵引着,以示对胜者的彻底臣服。
这种仪式在不同朝代中不断演变,形式有简有繁,但内核从未改变:它不仅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惩罚,更是一场公开的权力展示。
比如,在周武王伐纣之后,商纣王的后裔宋微子便手牵羔羊,身披粗衣,跪地叩首,以象征降服,和后世牵羊礼有一定关联。
而到了汉唐时期,献俘礼逐渐正规化,不仅涉及俘虏的外貌装扮,还包括具体的仪式程序,如割耳献首、赤身跪地等。
但金人对“牵羊礼”的演绎,却令人不寒而栗。
金人作为典型的游牧民族,长年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羊在他们的社会结构和生活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从饮食到服饰,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羊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羊毛可以御寒,羊奶和羊肉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甚至羊的骨头也可以被用作工具或武器。
一个牧场上牛羊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一个家族的富裕程度。
在金人的祭祀活动中,羊往往被视为最重要的祭品之一,甚至被视为与天地沟通的神圣媒介。
在《金史》中,有过这样的记载:金人贵族常用羊皮制作衣物,以此象征尊贵与地位。
而普通的士兵和百姓,则穿着相对普通的布衣或者兽皮。
金人用羊表达富裕、权力以及对自然的敬畏,而这种文化观念最终在牵羊礼中得到了高度体现。
牵羊礼中,将俘虏披上羊皮、系上绳索跪地匍匐,当俘虏被迫穿上羊皮时,这种象征意义却被彻底颠覆了。
俘虏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被降格为一件可以任意处置的财产,如牲畜一般。
金人通过这种设计,成功地将战胜者的威严与俘虏的卑微,对比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凸显了他们对中原王朝的全面掌控。
金人认为,羊是沟通天地的媒介,而败者披上羊皮匍匐前行,实际上是将其等同于祭品,献给天地与祖先。
靖康之耻中的牵羊礼,便是在金国祖庙中举行。
祖庙是金人祭祀祖先、祈求庇护的神圣场所,而牵羊礼则象征着向祖先报告胜利,同时也祈求更大的庇佑。
1127年,金兵涌入大宋都城汴京,宋徽宗与宋钦宗父子,连同无数的皇族贵胄与后宫嫔妃,已然从万人之上的尊贵身份,沦为战利品。
在金军的驱赶下,徽钦二帝、后宫妃嫔以及数千名宋朝贵族被迫脱下锦衣华服,披上粗糙的兽皮,双手反绑,像牲畜一样被铁索牵引着缓慢前行。
这一路上的女性,承受的痛苦尤为沉重。
有的在途中被凌辱致死,有的则被强行买卖,甚至沦为奴婢和娼妓。
连原本高高在上的皇后与公主们,也未能幸免于难。
韦太后、朱皇后等宋室妇女,虽然在形式上依旧保持皇族身份,但在金人的眼中,这些身份高贵的女子不过是财富的一部分,可以任意剥羞辱。
北迁之后,徽钦二帝被关押在金国的上京,其他皇室成员也被分别囚禁。
就在这时,金太宗策划了一场极尽羞辱的“牵羊礼”。
在仪式开始前,徽宗与钦宗被剥去皇袍,换上一身单薄的粗布内衣,披上血淋淋的羊皮,脖颈上套上粗大的绳索。
他们原本作为九五之尊的高贵身份,在此刻化为乌有。
跪伏在金国祖庙的石阶前,他们的双手被反绑在背后,双膝触地,背部紧贴着寒冷的石板。
在金人的鞭打下,他们必须一步步匍匐前行。
他们邀请了无数金国的贵族与官员围观这场仪式,甚至还有不少文人将这一场景写入诗篇,以歌颂他们的胜利。
徽钦二帝的狼狈姿态与痛苦神情,被刻意放大,成为供人取乐的素材。
皇室中的女性,包括韦太后、朱皇后在内的后宫妃嫔,不仅被强迫观看皇帝与大臣们的匍匐献礼,随后更被拉入牵羊礼的流程之中。
她们的衣物被剥去,仅穿着粗陋的羊皮衣物,被强迫着向金国祖庙叩首、行礼。
金太宗毫不掩饰地将她们分赐给金国贵族与有功之臣,任意处置。
屈辱到了极点,绝望随之而来。
许多女子在牵羊礼结束后,选择了以死抗争。
朱皇后在仪式后两度自杀,她曾写下一句令人心碎的遗言:“屈身辱志,恨何可雪!”
她第一次投水被救起,但最终还是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而韦太后虽然没有当场自尽,但也在之后饱受折磨,生下了金人的孩子后终老异国。
对于当时的北宋遗民来说,这不仅是亡国之痛,更是尊严之死。
靖康之变之后,牵羊礼成为中原士人刻骨铭心的记忆。
南宋的诗词、文献中不乏对这场仪式的痛斥,文人们用笔墨记录下当时的耻辱,希望以此唤起后人的警醒。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的《满江红》正是这种集体创伤的呐喊。
宋徽宗、宋钦宗的屈辱跪行,皇室妇女的无助挣扎,都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一场民族尊严的全面失守。
文化的强大,绝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形式上,而是在面对侵略时,能否真正坚守其内核。
靖康之耻虽将北宋推向了灭亡,但南宋的崛起,以及随后的抗金斗争,却在这一片废墟中点燃了民族的复兴之火。
今天,当我们回望牵羊礼,除了感叹历史的残酷,更应思考:当文化遭遇强权,当文明面对野蛮,我们如何保护自身的尊严与价值?
无论身处怎样的困境,唯有坚持内心的信仰,才能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
【免责声明】: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私信及时联系我们(评论区有时看不到),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导致北宋遭受屈辱的主要原因是太祖赵匡胤定下扬文抑武的国策,到北宋中期文臣光明正大的打击武将,北宋子民尚文不尚武,北宋后期多文臣担武职,怯不敢战。故北宋亡于朝庭,皇族之耻是自取!北宋耻的是赵家,不等于整个汉人的耻辱。
宋朝是一个神奇的朝代,历代最富有,武备最强盛,但是活生生被姓赵的皇家把爷们儿带成了宽袍文人,历代唯一汉民朝代被异族攻破都城抄了老窝的皇家,最废物的皇族
宋徽宗值得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反复鞭尸。
重文轻武,自取其辱。
是他们皇室自己的耻辱,跟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关系,都是炮灰
投降只能换来无穷无尽的屈辱!抗争才能得到尊严!中美关税战,支持国家跟美国佬干到底
金人可不是游牧民族,他们是渔猎民族
估计是没晒干的臭哄哄的羊皮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看来看去都是中国人打中国人[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现在国内东北内蒙那边还有不少金人后代!应该秘密杀
每个民族每个王朝都有被推翻的,遇见好的善待他们或者是流放,遇到野蛮的会杀了他们或侮辱他们,很简单胜者王败者寇。金国灭亡时也是惨不忍睹。
赵构生母韦皇后最后回到南宋了。没有终老异国。
腐儒在其中的角色…
呵呵,宋朝
在那么多尚武的民族虎视眈眈下,还敢弃武,这不是自取灭亡吗?任何时代都不可以弃武,包括现在的和平时代都不可以,如今中国如果军事实力不行的话,也自然会被别的国家欺负掠夺。
当中华民族再次崛起的时候,带着马克沁去找他们报仇的时候,他们变得能歌善舞了,直至今日……[滑稽笑]
无数个王朝被灭后留下来的教训就是——当死不死,必受其辱!
活该,报应。
咦,打仗不是臭男人的事情吗?关女人屁事
哪里?
城破就死.哪会有那么多事
宋朝重文轻武 衰败很正常
那迷人的老祖宗焚书坑儒是有点子在的
宋朝立国之时,对唐朝李主的行为,这个是天道轮回
宋活该啊
现在很多cosplay比这个还耻辱,关键是有人还赶着上[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