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尔“以身入局”,小马科斯把事情闹大了!

小提谈科技 2025-03-14 12:24:41

2025年3月11日,菲律宾政坛风云突变,杜特尔特因任内"禁毒战争"被指控"反人类罪",被菲律宾最高法院批准逮捕。这场被调查了长五年的案件,在小马科斯家族的默许下终于正式进入了司法程序,但这已不仅仅是菲律宾国内政坛之间的博弈,更是将南海局问题推向了微妙的关口。

从表面上看,杜特尔在该事件中似乎是被动受制,但仔细深究不难发现,这位步履蹒跚的老人其实是主动“以身入局”。

近期杜特尔在香港私人行期间,ICC就已经发出了逮捕令,这可谓人尽皆知,而且小马科斯家族也提前在马尼拉机场部署了数千名警力,枕戈待旦。但逮捕杜特尔这样重要的人物,非但不秘密进行,反而是大张旗鼓、提前造势,小马科斯家族的动机很难不让人怀疑。

小马科斯原本拟定的计划,也许并不是“成功”逮捕杜特尔,而是意图吓阻其返国,让其流亡海外。如此,便可以名正言顺的给杜特尔扣上“畏罪潜逃”的罪名,届时,杜特尔的女儿萨拉为2028年菲律宾大选所做出的努力和布局都将付诸东流,所有的权利也都将集结于小马科斯家族。

然而,杜特尔早已看穿了这个阴谋,如今小马科斯家族在菲的支持率已跌破40%,本就面临困境,伴随着杜特尔回国后被逮捕,并发出“我犯了什么罪”的质问,其悲情英雄的形象深入人心,同时也让小马科斯家族再度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小马科斯家族现在可谓进退维谷,他们对杜特尔的逮捕程序本就饱受质疑,而且还明确违反了菲律宾宪法,这种对异己实施“政治迫害”的标签,几乎是摘不掉了。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小马科斯家族竟然还不收手,强行把杜特送上了通往“海牙被告席”的飞机!

很显然,在计划被打乱之后,小马科斯也想不出妥善的应对方式了,索性直接下狠手,但这种“不管不顾”的举动,很可能会把事情闹大!

要知道,杜特尔特的被捕绝非单纯的司法事件。2022年小马科斯当选后,菲律宾政坛格局逐渐形成了对立。杜特尔特家族掌控的达沃政治集团,通过其女萨拉·杜特尔的任职仍握有实权,小马科斯为巩固自身执政地位,便选择将"禁毒战争"作为突破口。

司法程序显示诸多疑点:ICC的管辖权遭宪法学者质疑,菲律宾早在2019年已退出《罗马规约》;逮捕令签发前,相关部门突然解封6.5万页秘密档案;最高法院15名法官中有8人曾在阿罗约任职,而阿罗约正是小马科斯的重要盟友。这场"司法风暴"更像是精心策划的剧本。

现如今,马尼拉街头已出现两极分化态势。杜特尔特支持者在司法部外焚烧小马科斯画像,达沃市民众要求"南方自治",很多人更是展示出了6200具象征"禁毒战争"受害者的白色十字架。

深层矛盾正在浮现:菲律宾民调显示,尽管64%民众认可禁毒战争成效,但青年群体普遍质疑其合法性。而且,就连菲律宾军方内部也出现分化迹象——曾参与禁毒行动的"三角洲部队"指挥官公开声援杜特尔特。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该“突发”事件,我国外交部发言人7月16日表态"相信菲方有能力处理好内部事务",但中菲外长在事件后48小时内两度通话。这种"超常规沟通"背后,是南海油气开发谈判进入关键期的现实考量。

杜特尔特时代的中菲"黄金关系"正在经受考验。小马科斯家族近日突然叫停中企参与的马尼拉湾填海项目,却在同天宣布重启与中国海警的对话。这种矛盾举动,暴露出菲律宾执政团队在"亲美遏华"与"务实合作"间的战略摇摆。

可以说,杜特尔被捕事件带来的影响已超越菲律宾国界。印尼普拉博沃推迟访菲行程,马来西亚宣布加强沙巴州边境管控,越南则加速与中国的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美国第七舰队虽宣称"例行巡航",但其"里根号"航母战斗群实际位置距巴拉望岛仅185海里。

值得注意的是,杜特尔特私人律师已向海牙国际法院提交127名美国士兵参与禁毒行动的证据。这场原本聚焦内政的司法案件,正演变为撬动地缘格局的支点。

当79岁的杜特尔特戴上手铐时,他面对镜头说出"这是菲律宾的悲哀"。小马科斯或许认为清除异己就能稳固自己的权力,可他却忽视了菲律宾正站在历史的三岔口。稍有不慎,将满盘皆输。

0 阅读:0

小提谈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