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网传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镇一处干涸河道里发现“金粒”,并且有人在岸边以100元一克的价格收购。一时间,平日冷清的河道上挤满了“拾金人”,甚至还有外地的网友知道这个信息后,半夜开车赶来,希望能赚到“第一桶金”,河道边的公路上挤满了外来的车辆。
对于这样突然从天而降的财富,周边群众红了眼,因为有人的确捡到了碎金一样的东西。政府工作人员也手足无措,按照法律规定,矿藏、河流、海域属于国家所有,河流里的金粒如果是天然形成的,就属于矿产资源,自然应该归国家。拾得者应该上交,有关部门也有权利和义务阻止。
无奈之下,当地政府安排相关人员到河道附近值守,河道周边也拉上了警戒线。但对于这些碎金的来源,工作人员也是一头懵。
9月3日,平安北京房山微博发布通报,称经警方查某,26岁男子隗某某为提升个人社交账号热度,网购黄铜颗粒在周口店一河道内抛撒,并在河边以“收购黄金”为噱头,吸引附近部分居民前往捡拾。隗某某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已被房山警方刑事立案侦查。
又是一个不良自媒体的博主,为了成为网红不惜自掏腰包编制一场闹剧,把不明真相的群众玩得团团转。可惜最终还要拿自己给闹剧收尾,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在这场闹剧的背后,世人的贪婪,网红的无耻都成了最大的笑话,也是对人性的一场考验,拾金不昧早已成了历史,可惜到头来也是空欢喜一场。
我们该谴责网红的无聊,还是众人不劳而获的妄想?换个角度,如果这样的闹剧发生在自己身边,又有多少人能保证自己不是其中的一个小丑。
这场闹剧中,还有那些不明真相进行转发的网友,以及为了流量跟风报道却没有一点判断能力的新闻媒体,都成了其中的一个演员。这场不算太大的闹剧,更像是一场行为艺术,每个人都应该从中进行反思。
在网红经济的带动下,流量成了稀缺资源。很多人梦想一炮而红,用一把碎铜导演一场闹剧。也许在被抓之前,这些人还会沾沾自喜,坐在岸上看自己导演的好戏,想象着自己红极一时的成功,心里乐开了花。
但这种唯流量是尊的现象真的很危险,很多人挖苦心思博人眼球,成名后又想办法收割粉丝赚钱。一个个设计完美的剧本让社会变成了雾里看花,每个人都戴着面具树立人设,让人间少了一些真诚,多了太多套路。
对于隗某某来说,法律制裁对他是最好的提醒,社会秩序不能被无聊之人随意破坏。最近一些千万网红被永久封号,譬如“二驴”、“秀才”,无不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那些没有道德底线,只为了收割粉丝的网红终究会翻车。
一把碎铜,照出人世间的形形色色,好笑之余又有点可悲。
牛啊牛啊!
人才啊~~[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