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来了!养老金又要涨了!最近中办、国办刚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里明确写着,2025年要重点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居民医保补助标准,还要给退休人员涨基本养老金。
很多朋友都在担心:前年养老金涨幅从4%降到3.8%,去年直接从3.8%砍到3%,今年会不会继续往下掉?

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国家在《社会保险法》里早就立了规矩,要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工资涨没涨、物价高不高来调整养老金待遇。从2005年开始,咱们的养老金就像过年发红包似的年年有惊喜,特别是2005到2015年那十年,每年涨幅基本都在10%左右。那时候为啥涨得猛?主要是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实在太低了,得赶紧追上机关事业单位的水平。
后来机关事业单位也开始交养老保险了,加上经济增速放缓、老人越来越多,养老金上涨的步子就慢下来了。2016年是个转折点,涨幅直接腰斩到6.5%,接着2017年又降1个百分点到5.5%,2018到2020年稳住5%三年,2021年降到4.5%,2022年4%,去年3.8%,今年直接3%。这趋势看着就跟下楼梯似的,一年比一年矮一截。
现在最关键的要看两个指标:物价和工资。去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就涨了0.2%,跟前年完全一样。要知道前几年物价好歹还能涨个1%-2%,现在这物价水平就跟温吞水似的,涨不动了。
再说工资,虽然去年GDP增速5%还算过得去,但比2023年的5.2%还是差了口气。去年全国工资平均涨了5.6%,今年估计很难超过这个数。这两大指标都不给力,养老金想多涨确实难。咱们打个比方,这就跟家里过日子似的,收入没怎么涨,物价也没大涨,自然不敢大手大脚花钱。国家给养老金调涨,道理其实差不多。

说到这儿可能有朋友要问:那今年到底能涨多少?咱们先看历史数据,从2021年开始,养老金涨幅每年都是0.5%往下掉,去年突然降了0.8%,这刹车踩得有点猛。现在专家圈里分两派:保守派觉得能保住3%就是胜利,毕竟物价没怎么动;悲观派则认为可能要跌破3%,毕竟去年GDP增速又降了。
我个人觉得可能会取个中间数,大概在2.8%左右。这可不是瞎猜,去年全国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已经超过6万亿,光中央财政补贴就掏出1万多亿,压力确实不小。再加上现在参保的年轻人增速放缓,领钱的老人越来越多,这个跷跷板越来越难平衡。
不过大家也别太焦虑,国家这次文件里特意提到要"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说明至少不会不涨。现在关键要看6月份的具体调整方案,特别是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这三板斧怎么用。比如去年有的省份给高龄老人多涨了50块,有的地方工龄单价从1.5元涨到2元,这些细节才能真正决定咱们到手的钱。
还有个大招别忘了,今年要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推广,国家给税收优惠,相当于给大家多开条养老存钱的路子。所以啊,养老金这事得两手抓:既指望国家年年调整,自己也得多准备点养老本钱。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养老金调整就跟咱们过日子一样,得看长远。现在国家在大力搞养老三大支柱,除了基本养老保险,还有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再加上个人养老金账户,这是要给咱们退休生活上三道保险。与其天天盯着今年涨2.8%还是3%,不如趁着年轻多了解这些新政策,该参保的参保,能存钱的存钱。毕竟养老是场马拉松,既要靠国家带节奏,也得自己迈开腿。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信息源:新华社:《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