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洲之战(上):将不过李,十三太保的超神杀戮

词人说历史 2024-03-21 01:59:20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藩镇割据,各节度使在地方上内管财税外掌雄兵尾大不掉,中央无力约束,名义上是朝廷实际中只不过是一个强藩而已。这种藩镇割据的情况到了黄巢起义之后更加恶化,因为首都长安被攻陷,神策军实力大损,中央进一步式微,几乎只剩下一个天子名分。

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和宣武节度使朱温却凭借平定黄巢之功日渐坐大,李克用获封晋王,朱温获封梁王,在唐末上演了一出梁晋争霸的大戏,而潞洲之战即是这场大戏中的精彩回目,这次我们就来聊一聊。

此图中梁晋交界的位置显示为后梁占据,实际上很多藩镇是随风倒的状态

说到朱温和李克用的争霸,为了各位看官能够看得明白,我们先来梳理一下黄巢起义之后的藩镇割据局势。后人讲这段历史常说朱温和李克用是当时最强的两藩,实际上这样说是不准确的,准确地说朱李二藩是在北方名列前二。

梁王朱温,通过多年的杀伐兼并而雄霸中原,首府汴梁,占据了黄淮流域的广袤平原地区,这一区域人口众多,财税丰厚。朱温拥有了各藩镇中最雄厚的人力、财力,再加上其为人狡诈、诡计多端,在藩镇相争中极尽借力打力、挑拨离间之能,成为当时北方的头号强藩。

晋王李克用,能征善战,占踞山西,首府晋阳,地盘接连蒙古,既可吸纳西北胡族加强军力,又可就近补充军马,麾下一支沙陀骑兵堪称唐末第一强军。凭着强悍的军力,李克用在当时的北方可称第二。

唐末的沙陀军能征善战,是唐朝平定黄巢起义的中坚力量

而在当时的南中国,还有西川节度使王建占据巴蜀和陕南,后成为十国中的前蜀;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占据淮南和江东,即后来的吴;镇海节度使钱繆占据两浙,即后来的吴越;武安军节度使马殷占据湖南和广西北部,即后来的楚;武威军节度使王潮占据福建,即后来的闽;清海军节度使刘隐占据广东和广西南部,即后来的南汉。这几镇之中尤以四川王建和淮南杨行密为最强,地盘大,兵将多。既有雄兵在侧,又有山川阻隔,南北强藩主要在各自的片区内征伐兼并,至于南北相争则力有未逮鞭长莫及。

此外,北方还有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占据陕西西部,偏安一隅地狭兵弱,已然无力介入北方的纷争,却因为临近长安,频频欺负失势的唐天子而在历史上崭露头角。卢龙节度使李匡威,占据了地跨今北京、河北、山西、辽宁、山东的广大地盘,西拒李克用北阻契丹,实力颇强。但是因为处于朱、李、契丹三强之间,三面受敌一面临海,缺乏回旋余地而无力伸展。

岐王李茂贞的动漫形象,但在唐末实为一弱小的藩镇

魏博节度使罗绍威、成德节度使王镕、义武节度使王处直,此为河北三镇,再加上位于今山西南部的河中节度使王珂,今河北南部的昭义节度使孟方立。这几镇相对弱小,又位于朱温和李克用的势力之间,成为朱李双方既拉拢又打压的对象。接下来我们要讲述的潞洲之战,就属于昭义节度使的辖区内。

话说,当时的北方老二李克用那是相当难受!他空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却长期被有钱有势的老大朱温压制,只能蹲在山西这个犄角旮旯。就像一个武艺超群的壮汉,被关进一个空间狭小的箱子,弄得是腰酸背痛心情烦躁。虽然西北有广阔的草原供李克用放飞梦想,但他心心念念的是繁华的中原。

心动不如行动,说干就干,就先从河北入手吧,公元889年,李克用派大将李罕之、义子李存孝率军进攻昭义节度使孟方立。孟方立抵挡不住,赶紧向老大朱温求救,李克用的蠢蠢欲动,触动了朱温敏感的神经,“既然你李克用不老实,那我就得让你老实老实了!”,朱温一面派军队支援孟方立,一面开始了针对李克用的谋划。

李克用的动漫形象,他一目微眇,时人称之“独眼龙”

恰在此时,李克用的内部出现了问题。早在李克用击败黄巢收复长安之时,他就凭借军势正盛夺取了潞洲(今山西长治),并表奏其从弟李克修为昭义节度使镇守潞洲,而原来的昭义节度使孟方立退守邢洲(今河北邢台),从此潞洲成为了李克用东出太行的门户。

公元890年三月,李克修死了,李克用派李克恭接任。这下就出了问题,原先李克修勤俭爱民,而李克恭骄恣不法,上任没多久就弄得军民离心。昭义军原有一支精兵人称“后院将”,就驻扎在潞洲,李克用向河北用兵,下令从“后院将”中挑选骁勇者五百人调晋阳听用。就在这五百人前往晋阳的路上,领军小校冯霸发动了兵变,与此同时泸州城内的牙将安居受乘机作乱杀死了李克恭。

朱温正愁没有整治李克用的好办法,这机会就自己送上门来了,于是他立刻派遣河阳留后(代理节度使)朱崇杰率军占领了潞洲。与此同时,朱温联合云州赫连铎、卢龙李匡威向唐昭宗上表:“克用终为国患,今因其败,臣请帅汴、滑、孟三军,与河北三镇共除之。乞朝廷命大臣为统帅。”

梁王朱温,曾经以人肉充当军食,为人狡诈,诡计多端

当时朝廷的宰相张浚和朱温内外接连,朱温的表奏立刻得到张浚的支持,唐昭宗刚刚即位,为情势所迫只能降旨征讨李克用。于是朝廷任命张浚为河东行营都招讨使,朱温为南面招讨使,王镕为东面招讨使,李匡威为北面招讨使,征发河北、川陕、中原之军围攻李克用。

别看这次围攻搞得声势极大,但是我们之前也说过,中央已经失去了对地方的节制,因此实际出兵的主力还是朱温的梁军。他一面派大将张全义率领数万大军进攻泽州,联合潞洲的军队从东面进攻;一面派遣大将朱友裕率军进驻晋州,联合宰相张浚临时征发来的五万川陕军从西面进攻。

大战开打,泽州守将李罕之首先遭到张全义的围攻,向李克用求援,李存孝奉命率五千骑兵前往救援。

接下来就进入了十三太保李存孝的表演时刻,李存孝骁勇号称残唐第一,世有“将不过李,王不过霸”之说,而李存孝最高光的时刻就是本次泽潞之战。

李存孝在演义中的形象,天生神力,横拖八匹马,倒掖九牛回,堪称人间杀器

史书记载“存孝每临大敌,被重铠橐弓坐槊,仆人以二骑从,阵中易骑,轻捷如飞,独舞铁楇,挺身陷阵,万人辟易。”

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李存孝上阵那是相当的拉风,简直就是一个行走的武器库,不仅干仗猛,而且花样多。远攻用弓箭射,近战用马槊刺,贴身肉搏了就用铁楇砸,杀得兴起再来一个飞身换马,看他打仗那真叫一个眼花缭乱。再加上他身披重甲,一般的攻击还伤他不得,碰见这样的对手,能不万人辟易么?

野史上说李存孝和黄巢起义军作战,只带了十八名骑兵,看见哪有敌人就往哪儿杀,真是从南天门砍到蓬莱东路连眼都不眨一下,最后停手一打听,自己已经把长安城收复了。虽然野史夸张的成分极大,但是也能说明李存孝是一个多么恐怖的存在。

我们说回梁晋交锋的战场,当时的围困泽州的梁军人多,李罕之不敢出战,梁军因此十分嚣张,没事儿就在城下喊话,“李相公啊!你这么牛不就是倚仗着沙陀人吗?等着嗷!马上爷们就打得沙陀人想藏身连地洞都找不着!李相公好好想想自己的出路吧!哈哈!”。

影视作品中的李存孝

可梁军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不是沙陀人满地找洞,而是自己满地找牙。非常不巧,李存孝来了,更不巧的是,李存孝听到了梁军的叫嚣。于是李存孝点起精骑五百,围绕着梁营奔驰呼喊:“我就是来找洞藏身的,你们这些喝酒吃肉的,赶紧挑个最胖的出来和我交战!”。

梁营中有一员叫邓季筠的猛将,当即表示不服,引军策马出阵,对着李存孝就喊:“我就是最胖的!不对,我是最棒的!沙陀小儿!你纳命来!”。李存孝见梁军出阵也不废话,当先纵马奋槊冲阵而来。

梁军嘴炮一流,真打起来却不是李存孝的对手,马槊刺、铁楇砸、战马冲踏,李存孝所到之处血肉横飞,梁军如波开浪裂。邓季筠看着这台飞速运转的人形绞肉机还来不及惊叹,李存孝已经到了眼前,只见李存孝口中大喝:“我打!”,扬起铁楇砸向邓季筠。邓季筠脑中闪现过一万种应对的方式,最终选择了闭眼等死,然后被李存孝一脚踹下马来活着了。能杀不杀,偏要活捉来羞辱你,可能这就是猛将李存孝的恶趣味。

演义中的李存孝,战场擒将是家常便饭

诸将被擒,梁军顿时溃败,纷纷逃回营垒,此战李存孝带着这五百 精骑,光是战马就缴获了一千多匹,杀伤多少那就难以计数了。

梁军主将张全义被李存孝一战吓破了胆,当天晚上就拔营撤走。倒霉的是,梁军撤退的消息被李存孝知道了,于是率军追杀,梁军步兵多,李存孝却全是骑兵,很快就在马牢山截住了梁军。又是一顿冲杀,汴军被俘的、被杀死的又有一万多人。杀退了这路梁军,李存孝随即转向进攻潞洲。

当时潞洲由梁军大将葛从周据守,唐昭宗任命京兆尹孙揆接任昭义节度使,朱温就派了三千牙兵送孙揆上任,同时孙揆还兼任了张浚的招讨副使,所部有一万多人。此时他还不知道梁军在泽州兵败的消息,就带着这一万多人,取道黄岭路,大摇大摆地前往潞洲。

这一下正中李存孝的埋伏,黄岭路地形险要,大军难以施展,李存孝只带了三百人埋伏在悬崖山谷之间,静静等待着他的猎物落入陷阱。李存孝知道他将要猎杀的是一只肥羊,却不知道这是一只体面的肥羊。孙揆的排场那叫一个足,只见他身穿锦衣、高打华盖,御赐的旌节迎风招展,仪仗齐整,护卫的军兵却被拖散了。

将不过李,王不过霸,只有霸王项羽才能与李存孝齐名

当李存孝看到孙揆的排场和队形之后,忍不住哈哈大笑,呼喝着“小的们,跟我冲!”,照例一马当先冲向敌军。孙揆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山路崎岖,前后救应不及,顿时大乱,李存孝又俘虏了孙揆和汴军将校五百多人。战后,李存孝对孙揆说:“我知道大人您是个体面人,今天我让您体面。”

于是,潞洲城下出现了一道另类的风景,只见盔明甲亮杀气腾腾的沙陀骑兵列阵城前,骑兵阵前还站着一串人。之所以说是一串,是因为这些人被几条长长的绳子拴成了一串,这些人虽然灰头土脸显得很狼狈,但是透过身上服色可以看出他们不是官员就是军兵,而插在一旁的御赐旌节更是明显的昭示着,这就是新任昭义节度使孙揆的部队,孙揆这下可体面到家了。

潞洲城上的梁军军看见这场景,士气瞬间跌落谷底。此时一名沙陀骁将跃马阵前,只见他将手中的鉄槊向城头一指,身后的沙陀军就山呼海啸的发起了进攻。梁军的士气在这样的精神攻击下彻底崩溃,葛从周当即率军弃城而走,李存孝收复了潞洲。

本来占有巨大兵力优势的梁军,却因为李存孝的存在,被打得丢盔弃甲。潞洲之战就这样结束了,李存孝的征战却还在继续,他收揽潞洲之军回师晋州,设伏击败了振国节度使韩建,又打的张浚躲到晋州城里不敢出来。这下朱温发起的对李克用的大围攻彻底失败了,凭借战胜之威,李克用命令李存孝等人攻略河北,趁机捞了不少地盘。

李存孝在这场大战中东征西讨所向皆克,成为了李克用军中最闪耀的将星。但是星星最闪耀的时候,也就离暗淡不远了,没有哪一颗星星能亘古长明。战后,李存孝因为没有获封昭义节度使而心存不满,李克用也在另一个义子李存信的挑拨下对他生出了嫌隙。最终,李存孝反叛,被擒,车裂于太原。

此后,沙陀军中再也不见了李存孝奋槊冲阵、换马厮杀的身影,只留下了十三太保的神将传说。

晋军冲阵,李存孝常为先锋

晋王李克用也并非无情无义之人,在车裂李存孝之后,每每对诸将感叹,想念那个在上源驿护卫他左右的义子,想念那个临阵先登的十三太保。或许因哀思之情过于伤感,李克用暂时停下了他征伐的脚步,他收河北军马潞洲回师晋阳,在经过潞洲的时候,他与诸将会猎于三垂冈,并在这个李存孝战斗过的地方摆酒宴饮。

宴席之间,伶人奏《百年歌》,当演唱到衰老之状的时候,声调凄苦引人神伤。李克用举杯邀诸将会饮,然后手指身旁年仅五岁的亲儿子李存勖说道:“老夫壮心未已,二十年后,此子必战于此。”当时的李克用不过才三十四岁而已,诸将闻言都觉得惊异。然而李克用一语成谶,二十年后李存勖果然再战潞洲,拉开了五代征伐的序幕,精彩故事我们下次再说!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