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我们可以一起讨论哦~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小鲤
编辑 | 小鲤
-<前言>-
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市场频频碰壁,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美国队长4》在中国上映之后,被不少观众觉得是烂片。
在北美市场口碑却很高,仅用3天就斩获13亿票房,夺得票房冠军宝座时,属实觉得不值,毕竟这部电影在国内真是没有口碑……

-<口碑的反差>-
《美国队长4》作为漫威电影宇宙的新作品,早在上映前被很多观众喜欢,只是,当影片上映后,在中美两国市场的票房表现出现巨大反差。
在中国,《美队4》的票房远低于预期,上映5天还没收获上亿票房,并且跌的很厉害,第五天甚至跌至百万票房。
中国但观众似乎并不买账,甚至电影遭到抵制,但是在北美市场,《美队4》算是王者归来的感觉。

首映当天便登顶北美单日票房冠军,周末三天更是斩获1.8亿美元(约合13亿人民币),其中北美市场就贡献了1亿美元,超出业内预期。
美国是超级英雄的发源地,漫威电影所倡导的个人英雄主义深入人心,而中国观众更偏爱现实主义题材,对英雄片的接受度相对较低。
更何况,我们国家热播的《哪吒2》非常厉害,实力很强,两部电影撞在一起,指定是《哪吒2》更被观众喜欢。

《美队4》虽然在北美市场大获成功,但中间的美国文化元素很多观众不喜欢,导致票房惨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大片在中国遭遇滑铁卢,从《黑寡妇》到《尚气》,再到如今的《美队4》,无一例外。
这说明,单纯依靠视觉奇观和快餐化的情节,已经无法满足日益成熟的中国观众,更何况,中国电影的质量也一直在提升。

好莱坞若想重振在华市场的雄风,就必须深入了解中国文化,讲好中国人爱听的故事,而不是一味地将美国价值观强加于人。
提升电影质量固然重要,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将民族文化自信传递给世界,才是我们中国观众喜欢的。
《美队4》在中美两国市场的冰火两重天,不仅体现在票房数字上,更反映在观众的口碑评价中。

有不少观众都不愿意去看,就算去看,也是觉得这部电影并不是很出圈,没有什么看点。
北美观众对《美队4》的评价却高出不少,尽管也有部分观众对剧情的老套和英雄形象的单薄提出质疑,但更多人还是被影片的视觉特效和动作场面所折服。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中美观众评价的天壤之别呢?

-<中国电影的特色>-
个人认为,文化差异是一个重要因素,美国是个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国家,人们习惯于将超级英雄视为信仰和寄托,即便是俗套的情节和夸张的特效,也能激发他们内心的共鸣。
而中国观众更偏爱现实主义题材,对于脱离现实的英雄故事,往往缺乏代入感和认同感,审美疲劳也是影响中国观众口碑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漫威电影在中国市场的饱和度越来越高,观众对于超级英雄的故事模式已经产生审美疲劳,对电影质量和创新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美队4》虽然在视效上有所突破,但在故事内核和人物塑造上却乏善可陈,不能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和惊喜感,自然难以获得认可。
最重要的是,我们中国的电影发展的非常快,水平甚至远超于好莱坞大片,而国产电影也会更符合中国观众的胃口。
不过,我们更应该保持文化自信,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主义精神融入到电影创作中,用中国人自己的方式讲述英雄故事,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好莱坞的套路。

只有扎根本土,放眼世界,中国电影才能在全球化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提升。
《哪吒2》作为中国动画电影的代表作,在北美上映首周就斩获了不少票房,即便拍片不是很多,也能位列当周北美票房榜第六名,成为首部进入北美周末票房前十的国产动画电影。
这一成绩虽然与好莱坞动画大片尚有差距,但对于我们的国产电影而言,已经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哪吒2》之所以能够在北美市场崭露头角,离不开其本土化的努力,影片在故事架构和视觉呈现上,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样受众就会比较广泛。
我们要以《哪吒2》为榜样,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优秀作品,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力量。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电影已经成为了文化交流和价值传播的重要作品,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碰撞与融合,正在电影这个舞台上不断上演。

对于中国电影而言,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找准定位,既要坚持民族特色,又要兼顾国际表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要立足本土,深耕中国故事,用电影表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要放眼世界,学习借鉴好莱坞的先进经验,在类型、题材、技术等方面进行创新,提升中国电影的国际竞争力。

-<结语>-
只要我们坚持文化自信,用心讲好中国故事,就一定能够打动世界观众的心灵,赢得国际市场的认可。
从《卧虎藏龙》到《流浪地球》,从《哪吒之魔童降世》到《哪吒2》,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已经崭露头角,未来必将创造出更多的辉煌。
美队4票房在美国很高吗?[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