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孟桥
就在不久之前,外网掀起了一次有关英雄联盟二路流直播生态的辩论。
这次辩论始于Team Liquid英雄联盟分部在YouTube官方频道发布的一则视频《二路流是否有害?》(Is Co-Streaming bad? 1 League Coach vs 20 Redditors)。他的核心论点十分明确:二路流(或者说联合直播)正在毁掉英雄联盟的生态。
Spawn的观点十分强硬:他认为,二路流赛事直播会将品牌与观众的注意力从拳头游戏和英雄联盟本身移走。而在这个电竞寒冬中,这种注意力的稀释将对本就依赖广告和赞助作为主要收入的英雄联盟电竞生态,造成极坏的影响。
很显然,Spawn的这一观点指向明确:近年来,拳头游戏在海外各个赛区裁剪了一些官方解说,取而代之的是将赛事二路流权限开放给主播,希望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赛事解说的责任。对此,Spawn的评价是「试图用无所作为来解决问题」。
针对Spawn这一言论最强而有力的反驳者,是主播Marc Lamont(Caedrel)。
作为知名主播,和一支完全由主播组成的职业队Los Ratones的创始人,Caedrel的态度也很明确:二路流与英雄联盟赛事生态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共赢,即便当下的生态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但两者之间绝非零和博弈。与此同时,Caedrel也给出了一定的解决方案:与主播共享一部分游戏内数字收入。
出于两人教练和主播的身份,两者的论点的确带有很强的立场性。但我们需要承认,即便抛开Caedrel和Spawn各自的身份,他们也在争论一个很有价值的议题:
英雄联盟二路流与官方直播之间,应该是怎样一种关系?
英雄联盟赛事直播,要花多少钱?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从一切的起源,钱说起。
2024年1月,拳头游戏进行了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裁员,在全球范围裁员530人,占员工总数的11%。这次裁员覆盖了多重岗位,影响到了多个项目。其中,项目Riot Forge被关停,岗位方面受波及最大的是核心开发以外的团队,当然也涉及到了英雄联盟赛事相关的直转播岗位。
以LEC为例,根据记者Richard Lewis公布的不完全统计,欧洲地区被裁员至少30人,其中包括直转播岗位上的4人。
拳头游戏对于那次裁员给出的解释也很明确:公司的成本已经扩张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因此拳头游戏需要通过裁员避免核心业务承受更多风险。
而就在去年年末,拳头游戏作出决定,将中国赛区LPL英文直播流取消,转由二路流联合直播模式替代。此外,一些LPL的官方团队的解说也遭到了裁撤。
我们可以认为,在世界范围内这种「避免风险的举措」也体现在了上文提到的,二路流代替一部分官方解说的现象。
那么,英雄联盟官方解说团队,具体占据了多少成本预算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咨询了一位中国资深电竞业内人士。
总的来说,组建一个规模最小的外语直播流,需要一个六至八人的解说团队,外加一个与之匹配的制作团队。这名业内人士告诉ECO电竞派,在欧美地区,每名解说每场比赛的成本在700美元至1000美元一天,相关制作团队的成本每年大约在50万美元左右。
而据ECO电竞派了解,LPL所有解说的工资均在一个档位,税前每场每人价格是3000元上下。而在裁员之前,LPL官方解说团队人数约在20-30人左右。通过公开信息可以查得每场LPL比赛配备的解说人数,以及每年180个左右比赛日。加上上述信息,很容易就能估算出LPL在官方解说方面投入的年成本。
从这些数字也能看出,在拳头游戏考虑为核心业务规避风险的情况下,用二路流替代一部分官方直播流,的确能起到显著的作用。
有关二路流的辩论早就开始了
谈完了钱的问题,再看看二路流本身。研究英雄联盟赛事二路流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有关二路流与官方流的争论,早在这次开源节流的官宣之前就已上演。
早在2018年,拳头游戏就在北美LCS尝试过一次小规模的二路流试点计划。经过两年的测试,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之后,他们将这次试点计划进一步扩大。
在2020年LCS春季赛上,拳头游戏尝试将转播权发放给北美地区拳头合作伙伴计划中的成员主播,开启了对二路流赛事直播的试点计划。这份合作伙伴计划名单很长,有超过六十名主播,其中绝大多数都在Twitch上直播,这也是海外地区英雄联盟二路流直播生态的起源。
但这次尝试并未持续太久。2022年4月,LCS几乎全面叫停了二路流直播。原本长长的合作伙伴名单上最终仅留下六人。六人中,五人是大师兄Doublelift、前职业选手IWD、Sneaky、Meteos这样的职业选手,以及当时C9战队教练LS。
在很多人眼中,这是拳头游戏希望加强对赛事直播内容掌控度,将注意力聚焦在官方的一种体现,而这种观点也接二连三地遭到印证。
2022年3月,拳头游戏曾阻止LCS前职业选手Bjergsen参加网红Mr.Beast举办的私人英雄联盟赛事。
同一时间,职业选手Doublelift也为评价此事(这是我听过最愚蠢的事情,LoL正在消亡),一度失去了LCS的二路流直播权。
本文开头提到的主播,这次辩论的主要参与者Caedrel也在去年被LCS剥夺了二路流直播权。理由是在LCS决赛期间,他直播观看了CS2的Major赛事。
近年来拳头游戏针对英雄联盟二路流与官方直播的态度就像TL教练Spawn提到的那样,一方面希望二路流主播能够解决一些问题,另一方面则时刻想要将所有人的注意力维持在赛事上。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二路流直播可能对生态造成的损伤,真的大于它带来的收益吗?
当然不是这样。在我们看来,电竞赛事的二路流直播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潜力。对于此时此刻的英雄联盟电竞来说,更是如此。
主播们的贡献,比你想象中要多得多
首先,数据说话。二路流为英雄联盟电竞观赛数据带来的贡献不容置疑。
根据Esports Charts在2024年公布的数据,英雄联盟韩国、北美、欧洲三个地区二路流直播分别贡献了为总观赛数据中32.3%、45.7%和49.4%的观赛量。而在巴西,这个数字则是惊人的70.9%。
图源:Esports Charts。
这样的数据揭示了一个事实:无论你是否喜欢,英雄联盟电竞赛事早已进入官方流与二路流直播并行的时代。这是一个不可逆转,似乎也不必逆转的趋势。无可否认,许多观众选择二路流的主要原因,可能来自主播的个人魅力。
去年,巴西主播Baiano是最受欢迎的英雄联盟二路流主播。他一人就为巴西赛区贡献了超过一半的观赛量,甚至还为北美赛区LCS贡献了13.4%的总观赛量。
从社区的呼声中,我们也能看出二路流直播对英雄联盟观众的意义。在这次辩论爆发后,许多观众在社媒上声援以Caedrel为代表的的二路流主播们,表示「他们是我还在看比赛的唯一原因」。
当然对于赛事方而言,这种观众对于主播个人而非赛事本身的跟随力度需要被担忧。但这不代表需要用一刀切的方式处理这件事情,而是应该考虑如何建立赛事与二路流主播之间的正确关系——毕竟,他们能够带来的不止是收视率。
从生态角度来看,二路流主播给了退役选手一个在就业的机会,能够让这些选手在离开职业赛场后继续活跃在英雄联盟生态之中。
而对于那些不具有职业背景,但希望进入这个生态的主播而言,二路流也是一个不错的阶梯。
「其实要在直播平台开设二路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一名行业内人士这样告诉ECO电竞派,「成为LPL的官方解说需要在发音、背景、从业经验、游戏理解等多方面接受培训与考核。而想要成为二路流主播主要需要具备一定的粉丝量,并接受一些基础的培训即可。」
这样的可及性降低了英雄联盟解说的准入门槛,同时也为跨界合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S9、S10期间,黄旭东就曾经跨界解说过英雄联盟赛事,推出过《毒奶S赛》系列节目——即便黄旭东本人的英雄联盟水平和游戏理解十分抽象,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以二路解说的身份,将自己的粉丝带到这个生态之中。
所以,我们在此反驳TL教练Spawn的观点:二路直播并未分散观众对赛事的注意力,反而能够吸引更多关注度。而在品牌投放赛事广告方面,现阶段更多品牌也会将二路和官方都纳入考量。因此商业层面上的注意力稀释这一论点,并不能站住脚。
当然,最后还是要谈到钱的分配。
这里的钱包括赞助商的钱,游戏本身的钱,也有直播平台的钱。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钱的分配,就等同于关系和生态的建立。
解说二路流的英雄联盟主播,能够从直播平台拿到一些钱。对于一些腰部一些的主播而言,这些钱可能他们继续做这件事情的根本,也符合拳头游戏通过二路来减少直转播成本的诉求。
赞助商的钱,可能在短期内没法直接落在二路主播身上。他们更多能做到的是,在二路直播流上兑现赞助商在英雄联盟赛事中的权益。
目前来看,全球各地区英雄联盟赛事都在完善二路流直播相关规定。规定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得以任何形式遮挡赛事中的赞助商Logo。
在这一点上,各主播的执行力度的确没有做到统一。有的主播会在二路直播时跳过广告,转播其它更能吸引观众的内容;而有的主播则会在赛间卖力吆喝广告(比如Caedrel,他甚至因此被一些观众反感)。因此,在这方面制定更精细化的规则,将能够同时保障三方的权益。
Caedrel的解法,与现实的挑战
最后,则是游戏内的钱。这可能是在这次辩论中,Caedrel试图为二路主播群体争取的最大权益:Caedrel提出构想,希望拳头游戏能在英雄联盟内,为合作的二路主播,及内容创作者们设计一些专属的数字商品,并分享一些收益。
Caedrel表示,创作者们不奢求触及皮肤这类英雄联盟核心资源,一些小的头像、表情就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这种方式既不用将他们收入官方直转播团队,又能为他们急需在这个生态中活跃提供了一定经济保障。更为重要的是,这能让二路主播与赛事之间的关系更加完善且紧密。
在我们看来,这可能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如果能够达成,将营造出双赢的局面。
但这种理想也在面临现实的挑战。就现阶段英雄联盟而言,向主播分享数字商品收入的确存在困难。
拳头游戏目前正在收缩产能。正如上文所说,在经历了530人大裁员之后,拳头游戏将产能都放在了核心业务上。这其中,当然包括数字商品设计。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产能有限的情况下,拳头游戏是会选择给Faker再出一款皮肤,还是给Caedrel等主播设计小表情呢?答案不言而喻。
请不要小看新设计一款头像或表情这件事情。推出一款新的数字产品往往意味着需要在全球市场进行验证。这其中伴随着很长的周期,设计、实验、决策都需要时间。
当然,这种向二路主播分享数字收入的模式还是能让我们看到一些希望。因为优秀的主播每时每刻都在造梗,在适当的情况下这些梗都有成为数字产品的潜质。而围绕电竞赛事设计的纪念版皮肤等数字产品,每年的重要赛事节点却是有限的。
结语:
回到文章开头Caedrel与Spawn的辩论中。与其说他们争论的是「二路流是否应该存在于英雄联盟电竞中」,倒不如说核心讨论点是「二路流与英雄联盟电竞的正确关系」。这其实是一个自电子竞技诞生以来就存在,但被忽略了许久的问题。
传统体育直播源自电视信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观众习惯了频道选择不多的状况,因此对官方信号极具认同感。而诞生于互联网时代的电子竞技则不是这样,游戏和赛事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直播平台则给了观众近乎无限的选择。
解说陪伴文化,一直根植在电竞的基因里。要说这种文化最直观的代表,还是已经快15岁高龄的英雄联盟了。
现在的问题是,这个活跃了多年的电竞项目遇到了一些挑战,正在经历一些转型。而在这个进程当中,这次二路流辩论可能只是挑战与转型中的一个体现。
相比于全盘否定和一刀切,抓住一切寻求增量的机会或许才是更好的选择。我知道继续挖掘一个已经15岁老项目的价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此时此刻这或许是唯一可行的思路。
在这一点上,二路解说如此,开发新的数字收入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