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的最后一天,当北京玉渊潭公园的樱花开始随风飘落时,一群扛着“长枪短炮”的大爷摄影团里,突然混进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演员李现戴着渔夫帽、裹着冲锋衣,举着专业相机猫腰蹲在湖边,镜头对准了水面上一只振翅的白鹭。这一幕被网友拍下后,“#李现又去公园打鸟了#”迅速冲上热搜,评论区瞬间炸锅:“这哥是彻底融入老年摄影圈了?”“别人上班他打鸟,娱乐圈打工人反向出圈!”
这已不是李现第一次因“打鸟”引发热议。早在3月28日,他就因混入“打鸟大爷”队伍登上热搜,当时他晒出的作品里,一只翠鸟叼着鱼凌空跃起的瞬间惊艳全网,配文却透着“萌新”的兴奋:“第一次尝试就有所收获!”。没想到三天后,这位“摄影界新秀”又带着升级版装备杀回公园,甚至有网友调侃:“李现打鸟的执着程度,堪比当年演《亲爱的,热爱的》追杨紫!”
从韩商言到“李大爷”:顶流的退休生活体验卡
在路人镜头下,李现的“打鸟”姿势堪称教科书级:时而匍匐在地只为捕捉水鸟俯冲的0.1秒,时而屏息凝神等待枝头麻雀回眸的刹那。有粉丝翻出他2024年自驾川西时拍的雪山星空照对比,发现“现式摄影”早已进阶——从壮阔风光到微观生态,他正用镜头构建自己的“自然元宇宙”。而大爷们对他的态度也从最初的“这小伙装备还行”升级为“后生可畏”,一位现场目击者称:“有位戴鸭舌帽的大爷看完他拍的白鹭图,直接竖大拇指:‘你这潜质够当老法师(摄影圈对资深玩家的戏称)!’”
这场跨界出圈背后,藏着李现的“摄影叛逆期”。年初刚拍完古装剧《国色芳华》的他,曾在采访中吐槽:“每天对着绿幕演花鸟使,却连真鸟都没见过几只。”于是杀青后,他转身扎进公园当起“鸟类观察员”。粉丝翻出他3月初在武汉拍的居民楼光影照,发现构图竟暗藏玄机——晾衣绳上的麻雀与阳台上伸懒腰的橘猫形成对角线,被赞“把市井烟火拍出了《清明上河图》的韵味”。
设备Battle与饭圈新梗:一场关于“热爱”的行为艺术
当李现的摄影作品被疯狂转发时,眼尖的网友却发现了更戏剧性的细节:他价值6万元的佳能镜头,在公园大爷们人均10万+的装备面前竟显得“寒酸”。有人戏称:“李现打鸟像极了新手误入高端局,但架不住人家有天赋啊!” 更绝的是,粉丝扒出他2024年给OPPO手机拍广告时,曾用长焦抓拍南极企鹅跳跃的瞬间,如今却被调侃:“OPPO野生代言人实锤,建议下次带手机和大爷PK!”
这场“打鸟连续剧”还衍生出娱乐圈罕见的名场面——当别家粉丝忙着控评打榜时,“现女友”们却在研究《鸟类图鉴》,甚至发起“和李现一起云打鸟”活动。有粉丝晒出同款相机拍的喜鹊,配文“虽然糊成马赛克,但四舍五入等于和现哥并肩作战”,收获过万点赞。而李现本人也“宠粉”上线,在社交平台分享打鸟心得:“拍鸟和演戏一样,要懂得等待。有时候等一天就为那一下快门,但那一刻的快乐,值了。”
顶流滤镜之外:当明星成为“生活家”
从《去有风的地方》里逃离都市的谢之遥,到现实中沉迷打鸟的“公园野生摄影师”,李现似乎总在践行一种“反内卷”哲学。业内人士透露,他年初推掉多部商业片邀约,只为留出时间拍摄《国家地理》风格的川西纪录片。这种“任性”却意外获得大众认可,有网友感叹:“看他打鸟比看明星街拍治愈多了,这才是内娱该有的人间烟火气!”
或许正如他在vlog里所说:“镜头对准鸟的时候,世界就剩下我和它。这种纯粹感,能让我忘记自己是个演员。” 当其他明星忙着立人设时,李现正用快门声书写另一种顶流叙事——在这里,没有番位之争和票房焦虑,只有大爷的一句“小伙子拍得不错”,和那只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飞向何处的鸟。
截至发稿,李现的摄影vlog播放量已突破2亿。而玉渊潭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向媒体透露:“最近年轻人来拍鸟的多了三成,都说要‘get李现同款机位’。”看来这场“打鸟风云”的终极赢家,或许是那些终于被看见的鸟儿们——它们大概也没想到,自己扇动翅膀的日常,竟成了顶流与普通人共享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