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静好,不过是一场细水长流的修行
1997年的冬天格外寒冷,那阵冷风,不仅吹散了纺织厂的烟囱,也吹散了我青春的梦想。下岗的通知书,像一把尖刀,狠狠地扎进我的心里。三千块的遣散费,在那个年代,仿佛是一场悄无声息的告别,告别我的工作,也告别了我对未来的憧憬。我成了家庭主妇,洗衣做饭,收拾家务,成为了我生活的全部。老刘,我的老伴,比我小两岁,在厂里留了下来,日复一日地忙碌着,加班成了家常便饭。我们就这样,过着清贫却平静的日子,儿子小宝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希望。十五年,我们像两条并行的河,看似平静,却早已暗流涌动。
50岁的“躺平”,是平静生活下的惊涛骇浪
2017年,我50岁了。这一年,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老刘,他提出了离婚。原因?我“躺平”了十五年,不思进取。他拿我和厂里其他下岗女工作比较,王师母开了个小店,李婶做起了电商,而我,什么也没做。 他失望了,对我的失望,也是对我们婚姻的失望。 那一刻,我的心仿佛被狠狠地撕裂了。难道,十五年的相濡以沫,都抵不过一句“不思进取”?
账本上的数字,是无声的呐喊与无声的付出
我拿出珍藏了十五年的家庭账本,上面详细记录着每一笔支出,每一分收入。28365元,这是十五年来我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为儿子的婚事,为我们以后的养老做准备。看到这些数字,老刘沉默了。他看到的,不仅仅是数字,更是十五年来我默默的付出和隐忍。 原来,他并非真的责怪我“躺平”,而是焦虑未来。厂里要提前退休,他的退休金只有工资的60%,他害怕养不起家,害怕我嫌弃他。
携手同行,重启婚姻的幸福旅程
从那以后,一切都不一样了。老刘开始自学电脑,尝试开网店;我用自己熟练的缝纫技艺,接一些活儿补贴家用。我们一起经营着一家小小的网店——“刘家布艺”,生意渐渐好转。我们开始学习彼此的优点,一起面对生活的挑战。 重要的是,我们开始沟通,真正地沟通。 我们弥补了十五年来的遗憾,补办了一场婚礼,这场婚礼,比当初的婚礼更加隆重,更加意义非凡。
婚姻的真谛,是理解与支持,是携手前行
如今,我们一起规划着未来的旅游,憧憬着幸福的晚年。 婚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经营,需要沟通,需要理解与支持。 中年危机,是婚姻的试金石,它会考验我们的爱情,我们的责任。但只要我们愿意携手前行,愿意共同面对挑战,就能渡过难关,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你认为婚姻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分享你的看法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