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山大叔 ■原创作品,请勿抄袭

转眼,又是清明时节。忙完了祭拜先人等事项,慢慢地,就静下来了。都说“最极致的养生,是清闲”,而我觉得,“最极致的清闲”,就是一本《素书》在手,坐在窗台边,后泡着氤氲的普洱茶,在午后的四月阳光下,随意品读《素书》。
《素书》是一部以道家思想为核心,融合儒、法、兵家智慧的古代谋略经典,相传为秦末隐士黄石公所著。传说黄石公曾言"不许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后授于张良),当时这本书非常神秘。这本书言简意深,字字如金,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千三百余字,但句句精炼,蕴含极深的处世哲学和权谋智慧,被誉为"谋略界的《道德经》"。
《素书》这本书中,有很多经典的处世哲学,细细品读,对我们修身养性,做人做事,真的很有好处。下面,我来简单地聊几句吧。

第一句:短莫短于苟得,幽莫幽于贪鄙。
这句话的意思是:最浅薄的莫过于不择手段获利,最愚昧的莫过于贪婪吝啬。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本来很有本事的人,甚至是风光无限的人,在大家心目中的成功人士,却在某一天,突然成为了阶下囚。究其原因,就是这些人在自己风光的时候,手中有权力的时候,没有守住自己的“德行”。
他们在利益的诱惑下,喜欢走灰色地带,甚至是铤而走险,上了某些人的“贼船”,结果“误入歧途”,最后身陷囹圄,悔不当初。而当一个人因为自己不择手段去获利的时候,其实就是给自己的人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这样的人,最终要为自己的贪婪买单。而这样的人,其实是一种很愚蠢和短视的行为,我们千万不要成为这样的人啊。

第二句:薄施厚望者不报,贵而忘贱者不久。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对部下微薄之恩却对回报寄予过高期望,往往期望落空;富贵之后就忘记贫贱之交的领导者,一定不会长久。这是对于人际交往中的所谓的领导和部下关系的警世恒言。当一个领导,只想以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让部下为自己服务的时候,这样的人,最终会让部下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拒绝,甚至被部下反击。
而一个人如果在自己身份卑微的那段时间里,有一两个互相帮衬的朋友,那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贵人”。一旦我们身份地位发生了转变,我们成为了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了,这时候,如果我们对当年的患难之交“弃如敝屣”,那么,我们即使会拥有了不菲的财富,但最终也会慢慢地财运散尽。这是一种很玄乎的运道,不得不信啊。
第三句:同美相妒,同智相谋。
同样美丽者互相嫉妒,同等智慧者彼此算计。这是我们很多人都亲身经历过的无奈。是啊,在我们身边,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人,对一些陌生人的发迹非常羡慕,非常赞赏,会发自内心的恭敬。而对身边的我们,却容不得有半点好事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他们在潜意识里,更希望我们在人生路上跌跟头,或者倒霉。
这是一种利益比较者的扭曲心理。一个人容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容忍一个身边人的晋升或者发财。因为同一层次的人之间存在着对比利益的比较,当身边人获得了晋升或者好处,就会把自己给“比了下去”,所以,“同美相妒,同智相谋”是如此的不堪和无奈啊。

《素书》与《三略》并称"黄石公兵法",张良凭其辅佐刘邦定天下,后成为历代政治家、军事家的秘传经典。其特色在于将高深哲理转化为可执行的生存法则,至今在领导力、人际博弈等领域仍有借鉴价值。该书语言凝练,强调"道、德、仁、义、礼"五维一体的处世哲学,这些箴言至今对修身、谋事、用人仍有深刻启示。喜欢的朋友,可以好好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