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古人所说的: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这句话,并非虚言!差些扭转了封神大战的结局。
封神中这段精彩的故事是这样的:殷郊落难时,师父广成子救下了他,并传授给武艺神通。三界封神大战开启后,广成子有意安排殷郊吃下了仙豆,让爱徒有了三头六臂的功法。
为了让殷郊一心辅佐西岐明君,广成子将手中的法宝,几乎毫无防备地交给了这位爱徒。
可殷郊并不让人省心,当他拿到番天印、落魂钟和雌雄剑后,禁不住申公豹等人的挑唆和帝王宝座等名利的诱惑,竟然背师弃祖,投靠到了商军阵营。
殷郊的背叛,让天庭和阐教、人道教的仙人们措手不及,特别是他手中拥有的九仙山桃源洞镇洞法宝——番天印,一度让玉虚弟子们无可应对。
就连做师父的广成子也只有叹惜之声:番天印只认掌控他的人,谁拿在手中,就听谁的!如今,他也拿殷郊没有办法!
“番天有印皆沦落,离地无旗孰可栖。”
玉虚门下的大弟子、阐教副教主——燃灯道人向姜子牙等人出了个主意:番天印虽甚是厉害,却并非没有制他之法,只需聚齐离地燃焰光旗、青莲宝色旗、玉虚杏黄旗和素色云界旗,然后让殷郊从北方逃走时,一举将他擒拿。
广成子前往太上老君的八景宫玄都洞,借到了离地焰光旗,又在西方圣境之地,借到了接引道人手中的青莲宝色旗。加上姜子牙下山时,师父元始天尊送给他的戊己杏黄旗,只需要再借到素色云界旗就可大功告成。
云界旗又在哪里呢?众人不知道,广成子心里闷闷不乐!
倒是龙吉公主一语惊人:我知道此旗的下落,就在我母亲(西王母)那里。
龙吉公主的母亲是瑶池金母,他的父亲是昊天上帝。而如果说出素色云界旗的另一个名字,大家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旗是召集群仙参加一年一度的三月三蟠桃盛会专用的仙旗,因此又名“聚仙旗”。
从这段剧情细节的描写,我们知道封神中的瑶池金母,与西游神话中的王母娘娘,正是同一尊神。
“仙猿摘果入桃林,却似火焰烧金;白鹤栖松立枝头,浑如苍烟拜仁玉。彩凤双双,向日一鸣天下瑞;青鸾对对,迎风跃舞世间稀……云光殿上长金霞,聚仙亭下生紫雾。正是:金阙堂中仙乐动,方知紫府是瑶池。”
为了借到聚仙旗,元始天尊派出了南极仙翁专门前往瑶池。值得注意的是,封神的南极仙翁在三界,特别是玉虚门下的地位已经很高,但在借旗时,却特别的谦恭和谨慎。
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原著第65回,“殷郊岐山受犁锄”一章节中,作者许仲琳老师,用了几个词:一是南极仙翁俯伏金阶,等候降旨;二是两次口称小臣;三是借旗时的语气谦卑:特肯圣母,恩赐聚仙旗;四是、诚惶诚恐,稽首顿首。
南极仙翁最终借到了聚仙旗,只是他始终在门外,连瑶池金母的面,也没有见到。而是在仙乐声中,由四对仙女高捧仙旗,交到了南极仙翁手中。
西游神话中,已是齐天大圣的孙悟空,因为没有受到王母娘娘的邀请参加蟠桃宴会,便大动干戈,吃玉液琼浆,搅挠蟠桃大会。
文学作品和民间神话故事等民俗文化的广为流传,使得王母娘娘成为知名度很高的一位神仙,甚至拥有了“仙国第一夫人”的尊称。
而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瑶池蟠桃盛会和民俗庙会,也成为了天上人间共享的一大盛举。
瑶池金母,又称为“西王母”,这个名字最初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山海经》中记载:西王母半人半兽形象,由混沌道气中西华至妙之气集结成形。
有观点称,最初她可能是中国西部母系氏族时期原始部落的女首领,这个部族传说是在神秘的昆仑山,很有可能就是甘肃、青海一带。
南极仙翁之所以在瑶池金母面前如此恭敬,自称小臣,充分说明了瑶池金母(王母娘娘)在三界的身份与地位;也说明了南极仙翁不仅是玉虚阐教的大弟子,还是天庭的一名官员。
从雍容华贵、凝重端庄的王母娘娘拥有号令群仙的聚仙旗,也说明了她与玉皇大帝(昊天上帝)共同执掌着天庭,拥有至高至尊的权力。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他敬观世音,我敬西王母,如何?
就只有那么一只母野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