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华五之一的中科大,坐落在安徽省合肥市。原本,这所学校是想去河南、湖北、江西的,为啥留在了安徽呢?
中科大
1969年,中国和苏联关系恶化,为了防止最坏的结果,国家决定将驻京高校南迁。当时,中科大拿着南迁令,第一个找到了河南。
河南是一个粮食产区,中科大认为去河南至少不会饿肚子, 但是河南说呀,我们已经接收了好几所大学,虽然是粮食产区,但是人口多,再多出来一个大学,担子太重了。遭到婉拒后,中科大又联系了江西和湖北,他们也是说我力不从心,养不起你。
那个时候的中科大已经是全国名校,拥有郭沫若、赵九章、华罗庚等等大批著名的科学家,在各省市拥有优先招生的权限。当时,各个省份也知道中科大是名校,但是认为中科大到各个省也就是呆一阵,过一阵就得走,所以没有收留这所学校。
最后,安徽答应收留中科大,提出就算安徽人民不吃不喝,也要把中国的科学未来给保住,安徽的这一句话呀,给中科大吃了一颗定心丸。随后,6000名教职员工,还有他们的学生,带着35000箱仪器设备和书籍档案离开了北京,奔波安徽,一路辗转到了安徽省安庆市,最后在合肥定了下来。
中科大这一路跟逃难一样,仪器设备损失2/3,档案资料大量流失,教师流失了50%以上。到了1972年,全校职称在讲师以上的还不到100人。但是,安徽合肥给了这所学校最大的支持,没有校舍没关系,把原来合肥师范学院的地儿腾给你。秦岭淮河以南没有集中供暖,合肥就专门给学校装暖气。 电力不足没关系,供电的优先级比政府还高,哪怕市政府停电,也要保证中科大的教学科研用电,要做基础科研。短时间不出成果,带动不了产业,没关系,我理解你。
合肥这个穷小子呢,倾其所有,最终留下了白富美中科堂,成为了一段两厢情愿的佳话。
因为有了中科大,合肥争取到了国家同步的辐射实验室,正负电子对抗机国家实验室等等一大批的国家实验室。
因为有了中科大在呢,合肥诞生了科大讯飞,在全球人工智能语音市场呢,可以和微软、谷歌叫板,有中科大在,合肥和安徽留下了中科大30%的毕业生,留下了大量人才。
因为有了中科大在,合肥成了继上海之后第二个综合性的国家科学中心。
【作者:一点资讯每日汉字全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