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下午,从风云四号高清可见光卫星云图上可见,今天我国中东部地区的主雨带继续滞留在长江流域,湖北安徽苏南浙北雨势一度相当猛烈,其中武汉蔡甸国家站降雨量一度突破200毫米、自动站逼近特大暴雨量级,整个长江淮河流域有13个国家站出现大暴雨。由于对流非常激烈,湖北凌晨开始每小时都有雨强达到70~90毫米的站点,武汉蔡甸局部最大小时雨强113.5毫米、创下武汉全市今年以来的雨强新高。
对比起来,在雨带两侧的晴空区,今天全国高温呈现出了“三足鼎立”的态势,新疆吐鲁番、黄土高原和东南地区最高气温都达到39~40度,其中陕西吴堡40.1度领跑全国。
实际上,卫星云图上也可以看到,在我国陆地上高温和暴雨都很激烈的同时,2024年7月13日,南海上空正酝酿着大量热带云团,西南季风将大量的水汽推向这个热带区域,一个新的台风胚胎99W应运而生。
今天17时,中央气象台对这个台风胚胎给出了热带低压预报,认为其已经在南海上加强称为热带低压,。尽管目前的强度还较弱,但由于南海海水温度较高,发展环境较为有利,这个台风胚胎有可能会进一步增强。
西南季风在这次台风胚胎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季风水汽的不断输送,使得南海地区的水汽含量急剧增加,为台风胚胎99W提供了充足的“养料”。这种水汽输送不仅促进了云团的形成和发展,还使得整个南海区域的天气状况变得更加复杂多变。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报,南海热带低压未来的强度将缓慢加强,但暂时不考虑会升级为热带风暴,一直到登陆前,都可能只是热带低压级别。然而,南海的高温海水为其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能量储备,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完全排除其超预期发展的可能性,成为今年的第3号台风格美。
2024年以来,西太平洋地区和南海海域的台风活动并不活跃,6月1日台风马力斯在我国停止编号后,西太平洋和南海就再无台风生成,持续被副热带高压覆盖“加温”,海水温度在这个季节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这为台风胚胎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这就像是一台“热力发动机”,不断地为大气系统输送能量,助推着台风胚胎的发展。尽管目前99W的强度较弱,但在这片“热力发动机”的作用下,它有可能会快速增强。
尽管此次的台风胚胎99W未来有可能不会成为台风,但热带海洋上的低值系统仍然会继续活跃——比如集合预报上可见,西太平洋和南海出现了密集的台风预测线,显示出未来一段时间海上低压系统有持续活跃的迹象,在未来的中下旬,3号台风格美形成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总之,尽管台风胚胎99W目前看似“温顺”,还请大家不要掉以轻心。随着南海海域的高温海水不断为其提供能量,这个台风胚胎随时可能会出现不可预料的变化。未来几天,大家需要密切关注中央气象台的最新预报,做好防范措施,迎接可能到来的风雨天气。无论99W是否会成为今年的3号台风格美,我们都需要保持警惕,时刻关注气象变化,为应对可能的天气突变做好准备。
像是目前超级计算机的模拟认为,随着台风胚胎持续向西北方向移动,其北侧环流送上来的季风水汽将叠加副热带高压的东风气流,可能在华南沿海制造更多降雨天气,大家要继续关注台风胚胎99W的发展动态,并且注意其外围带来的风雨影响。
尽管气象预报在不断进步,但自然界的变化往往充满了不确定性。愿大家在未来的日子里,都能风调雨顺,平安度过每一个台风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