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耳顺太玄境;
秋月春花自在天。
——王友怀

王友怀(当代人),陕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对古籍整理有研究,发表论文多篇。
“心平耳顺太玄境;秋月春花自在天。”这副对联出自王友怀之手,蕴含着深邃而又美妙的意境,令人深思与陶醉。
“心平耳顺太玄境”,描绘的是一种内心平静、耳听顺言的超凡境界。当一个人的心灵达到平和的状态,不再被外界的喧嚣和纷扰所触动,能够以坦然和从容的心态去接纳一切,这便是一种极高的修养。就如同那些经历了岁月磨砺的智者,他们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宁静,不为世俗的荣辱得失而动摇。耳顺,则意味着能够虚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固执己见,以开放的胸怀去理解和包容不同的声音。这种境界仿佛是踏入了深邃而神秘的太玄之境,让人在心灵的深处寻得了一片宁静的港湾。
“秋月春花自在天”,则展现了一幅随遇而安、自由自在的美妙画卷。秋月的清冷皎洁,春花的绚烂多姿,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好景致。无论季节如何变换,它们都按照自身的规律绽放着独特的魅力。这里所表达的自在,是一种对自然规律的顺应,是对生活中种种变化的欣然接受。就像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经历高潮与低谷,成功与失败,但只要拥有一颗自在的心,便能在任何境遇中都保持一份从容和淡定,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王友怀通过这副对联,以精妙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为我们展现了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和处世态度。它不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指引,激励着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努力去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在。
上联:心平耳顺太玄境
心平:指内心平静,没有过多的波澜与纷扰。这是一种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是修养与智慧的体现。在道家和儒家思想中,内心的平和被视为达到更高精神境界的基础。
耳顺:源自《论语》中的“六十而耳顺”,意指听得进逆耳之言,无所违碍于心。在这里,它象征着一种包容与理解的态度,能够接纳不同的声音和意见,不为外界所动。
太玄境:“太玄”一词通常与深奥、玄妙的境界相联系。这里指的是一种超越世俗、达到极致的精神境界,是内心平和与耳顺境界的升华,象征着智慧与悟性的高峰。
下联:秋月春花自在天
秋月春花:这两个意象分别代表了秋天的月亮和春天的花朵,是自然界中美丽而短暂的景象。它们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也寓意着世间万物的美好与变化。
自在天:“自在”意味着自由无碍、随心所欲,而“天”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自然或宇宙。因此,“自在天”指的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无拘无束的状态,是心灵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境界。
综合理解
这对联整体上表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平和、包容理解他人、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活哲学。上联通过“心平耳顺”展现了个人修养与精神境界的提升,下联则以“秋月春花自在天”描绘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整体上,这对联倡导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