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男娃烧到40度,爸妈却无暇照顾?网友看法一边倒

萌宝成长笔记 2025-03-10 13:24:04

前几天,我听到了一个让人纠结的故事。

事情发生在上海,一个2岁的男孩半夜高烧到40度,爷奶被吓得赶紧送医,而爸爸妈妈却不在家,反而引发了一场家庭矛盾和网友大讨论。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爸爸医生夜班无法回家,奶奶气愤难忍

孩子生病本来是很平常的事,但在这件事里,最引人注目的是,爸爸小樊作为孩子的父亲,在孩子生病时没有陪在身边。

当天,孩子高烧到40度,而小樊的妈妈,即孩子的奶奶,看着孙子难受地躺在床上,心里是又气又急。

那天夜里,小樊在医院值夜班,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回到家。

一到家,小樊就赶紧跑去看看儿子汤圆。

汤圆还躺在床上,虚弱得很。

而奶奶看到小樊回来,怒火一下子全涌上心头,忍不住说:“你还有脸回来!

汤圆发烧成这个样子,你哪里去了?

”小樊无奈地解释说,他是医生,昨天值夜班还要做手术,实在无法抽身回来。

爷爷奶奶连夜送医,孩子仍旧高烧不退

事情是这样的,爷爷奶奶发现汤圆烧到40度后,赶紧连夜把孩子送到医院检查、治疗。

回到家后,爷爷奶奶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叹气:想给汤圆喂药,但他不肯吃,好不容易哄进去,又吐了出来。

折腾了一整夜,两个老人忙得一刻也没停下。

小樊听到这些,心里也很不好受。

当医生的,都知道救死扶伤的重要,可父亲的职责也不容忽视。

尤其面对孩子生病,他又怎么能真的放心?

救死扶伤责任重大,家庭难以两全

小樊是医生,奶奶也心知肚明医生的责任重大,但毕竟是自己的孙子,心里的那份担心和心疼也是真实的。

她气愤地责问小樊:“你们夫妻都当医生,孩子只好我们来管,这算怎么回事?

”可小樊无奈地说:“妈,我也知道您和爸辛苦,可医院里的病人也等着我,没有人能代替我的工作。”

这句话确实让人无言以对。

孩子需要父母,但医生的职责又不能马虎。

这是小樊无法两全的现实困境,尤其是在医院里每个患者都急需的情况下,他的职责更显重要。

这个时候,作为父母,心里肯定是百感交集。

祖母的埋怨与疼爱,一家人的齐心协力

汤圆还在家里发着高烧,小樊赶紧拿出电子温度计,结果显示38.9度,还处于高烧阶段。

问清了上次吃药的时间,小樊赶紧把孩子叫醒喂退烧药。

面对生病的孩子,小樊充满了心疼,可他更知道老父老母也照顾孩子照顾得累坏了。

夜里,汤圆有点精神了,小脑袋也灵活了许多。

他对奶奶说:“宝宝吃了四个巧克力豆,下次还要生病。

”奶奶吓得直说“呸呸呸”,但小樊赶快接过话:“宝宝不生病也给你巧克力豆。

”听了这话,汤圆脸上露出了笑容,但随后又试探着问:“妈妈不同意怎么办?

面对儿子的提问,小樊打趣地说:“妈妈不同意就让她说去,大不了爸爸打妈妈。

”奶奶急忙制止:“可不能这么说。

”可在这些小插曲里,打心底疼爱孩子和家人的情感显露无遗。

奶奶表面训斥儿子,心底却是心疼他没时间吃饭。

一家人的互动虽然充满矛盾和摩擦,但也透着亲情的温暖。

樊医生最后吃完饭,抱着儿子一起哄他入睡,这个时候奶奶站在一旁说:“儿子也是生着病,真是苦了你们了。

”给人的感觉是,这个家庭虽有矛盾,但也很温暖,很有爱。

在生活中,尤其是特殊职业的家庭,平衡工作与家庭的难题总是让人头疼。

其中,医生的辛苦和责任更是让人动容。

故事里的樊医生和他的家庭,虽然有矛盾,有冲突,但更多的是相互理解和支持。

这种齐心协力的精神,是家庭中最珍贵的力量。

当医生的工作不易,家庭也需付出更多包容与理解。

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责任和难题,面对这些,我们需要更多的沟通和支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工作有多忙,爱和支持是家庭的基石,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共渡难关,共享幸福。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多一些理解和关爱,尤其是在面对家人和工作的冲突时,能够更理性地看待这些矛盾,共同找到解决的办法。

家庭的力量在于相互扶持和珍惜,那些不经意的小细节、小温暖,往往才是幸福的真谛。

0 阅读:3

萌宝成长笔记

简介:记录萌娃成长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