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曼昱在亚洲杯女单决赛击败孙颖莎使用过梦马落点吗?不明就里的粉丝可是坚持这样认为。但是现在很多外协选手多使用梦马落点调动孙颖莎的正手,包括孙颖莎也是如此。因为孙颖莎也是频繁调动对方的正手位,张本美和也是频繁使用梦马落点,为什么她在对战孙颖莎的比赛当中没有成功呢?
上次张本美和跟孙颖莎交手的过程就能看得出来,她正反手的衔接速度非常快,防守住了孙颖莎多次进攻。孙颖莎在比赛当中并不能完全占据进攻的上风,甚至短时间内被压制,但是在第四局4比9落后的情况下却成功逆转。
其实归根结底是张本美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有时候她拿不下关键分短时间内被孙颖莎快速追分,都是因为她在领先情况下自身出现了不必要的失误,或者放松了进攻质量。梦马落点谁都会使用,但是真正成功的却不多!
这也是很多球迷最困惑之处,王曼昱能够击败孙颖莎,很多球迷坚持认为是梦马落点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那之前孙颖莎7次击败王曼昱,难道王曼昱就没有使用过梦马落点吗?就算她真没使用过,相信球迷也不相信。王曼昱还是反手为主的打法,而且竞争对手包括孙颖莎跟王曼昱交手的时候,经常进攻王曼昱的正手位。
梦马落点对王曼昱的威胁最大,不管是哪个竞争对手和王曼昱交手,都会进攻她的正手位。王曼昱跟孙颖莎交手很少进攻孙颖莎的正手位,反而是孙颖莎经常正手侧身进攻王曼昱的正手位。因为孙颖莎的正手技术很不错,王曼昱的正手基本上都是以辅助为主,她是反手为主的打法。
王曼昱是因为反手技术好于正手,她职业生涯前期在跟陈梦交手的过程当中,一直被陈梦给压制住,在成绩上不占任何上风。从2021年东京奥运会结束之后,王曼昱的正手技术提升很明显,正反手实力变得越来越均衡。但王曼昱反手还是主要的得分点,因为她的接发球技术比较先进,能够在反手环节主动形成直接抢攻。
王曼昱目前的正手主要是在相持球过程当中不落下风,能够顶住对方的连续进攻。王曼昱若被对手调动开位置进攻正手位,只能依靠护台面积来救球,会主动陷入防守。但是在反手这条线,竞争对手很难打透王曼昱的防守。
王曼昱与孙颖莎交手的时候反手才是主要的得分点,反而是其他选手在跟孙颖莎交手的时候,使用正手的次数更多。主要是梦马落点实在是太出名了,所以一旦有选手击败了孙颖莎,球迷不自觉地就认为是竞争对手使用了梦马落点。
使用梦马落点必须要正手技术好,孙颖莎的正手进攻连环性一直是独步乒坛的技术,这一点其他竞争对手很难复制。除非是正手技术好的选手才会连续进攻孙颖莎的正手,普通选手正手技术一般,使用梦马落点根本达不到战术效果,反而会被孙颖莎形成正手反拉。
王曼昱和孙颖莎交手主要就是以反手进攻为主,她是所有选手当中使用梦马落点次数最少的选手。因为竞争对手老是进攻她的正手位,她有时候也要像孙颖莎一样,通过步伐衔接强化对自己正手的保护。张本美和是正手技术很强的年轻小将,而且她的正反手快速转换技术非常出色。
张本美和快速的正反手衔接击球,对孙颖莎和王曼昱都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只不过王曼昱护台面积确实很出色,留给球迷的印象是对手很难打透她的正手。孙颖莎主要是依靠步法衔接来增加对正手的保护,尤其是竞争对手,只要把孙颖莎调动开位置,进攻孙颖莎的正手位,留给球迷的比赛印象更加直观。
王曼昱和孙颖莎都要强化速度衔接,只有衔接速度更快,才能够强化对自己正手的保护。王曼昱还有一个打法优势,那就是正反手的旋转比较出色,在面对年轻小将的冲击时,通常能用旋转去限制对方的速度快攻。孙颖莎也是速度型的选手,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也要进行打法的转型。
因为面对张本美和这种更加年轻的选手,跟对方拼速度不一定完全占据上风。所以孙颖莎只能通过战术变化来跟对手周旋,所以就会出现比分交替上升非常胶着的情况。梦马落点对任何选手都会起到一定的抑制效果,只不过孙颖莎是世界排名最高的选手,竞争对手进攻她的正手位,留给球迷的印象更加深刻。
梦马落点并没有球迷所认为的那么神奇,只要运用出来就能够得分。要真是这样的话,孙颖莎就不会有目前的竞争力和位置了,这才是真相。
知道所谓的梦马落点的只有沙尘暴,所有球迷都知道的是陈梦十几岁就大角度变线了
真不要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