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25军为何能最早到达陕北,人数不降反增?主要是这5个原因

小橘子谈生活 2025-04-22 14:55:30

——【·前言·】——

在我军的光辉历程里,红25军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是参与长征的四支英勇部队之一。

红25军在长征路上挺特别:他们是头一批到达陕北的队伍,而且在经历了那么多艰难险阻后,人数不但没少,反而还变多了,你说奇不奇怪?

那为啥它能在4支队伍里头显得那么特别呢?

【中央红军牵制敌军重兵】

1934年11月16号那天,红25军从鄂豫皖的那个老根据地动身往外走了。就在他们走的时候啊,中央红军的长征路都已经走了一个多月了。

现在,老蒋把大批军队都派去围攻中央红军了,同时,红二军团、红六军团,还有在川陕地区的红四方面军,也都在牵扯着老蒋的精力。

比起其他队伍,红25军的人手确实不多,行动起来也更低调,这样一来,他们在刚开始的时候就能轻松地躲过敌人的大规模追捕。

关键的是,敌人把大头兵力都放在了跟中央红军较劲上,这样一来,红25军那边受到的压力就小多了,给他们赢得了更多的喘息和壮大机会。

【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红25军在长征路上,最出彩的一招就是在陕南地区搞了个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从1934年12月一直到1935年7月,他们足足在那待了七个多月。这期间,他们多次打退了敌人的围攻,还靠几场关键的战斗,搞到了不少物资和给养。

比如说,1935年3月份有场仗,红25军把陕西警备第2旅的5个营给打败了,还收缴了五百多杆枪。到了7月份,他们又把陕西警备的一个旅给全部消灭了,抓了一千四百多名敌军俘虏。这样一来,部队的实力可是大大提升了,而且还引得当地老百姓纷纷支持起抗捐抗债的运动,队伍也跟着越来越壮大。

【领导层的正确决策和指挥】

那时候,红25军的头儿是程子华,他当军长;政委呢,是吴焕先;还有个副军长,叫徐海东。这三位大佬,军事上那是一等一的高手,实力杠杠的。

程子华担任军长时,碰到敌军人数是他们几十倍的情况,他立马决定带着队伍往西撤,挑了一条走山区的路。这条路虽然自然条件差了点,但好处就是能少跟敌人硬碰硬,这样一来,他们的力量就保存下来了。

进了伏牛山后,发现那地方人少,待久了不方便,他立马就改了主意,往陕南山区那边走,那边发展条件好一些。碰到重要关头或者突然的事儿,比如一听到中央红军有啥动静,他马上召集大家开会,商量怎么办,反应快,行动也利索。

【独特的环境优势】

跟三大方面军比起来,红25军走的路子主要在河南南部、西部,还有陕西南部这些地方。虽说这儿也有不少大山挡道,但总的来说,比起翻山越岭过黔北、川西那些荒无人烟的地界,还是要轻松不少。

说到粮食供应,红25军真的是挺顺利的,很少碰到粮食短缺的大麻烦。要说真有那么一回,就是在1935年9月,不过运气也挺好,刚好碰上个卖羊的商人,问题就这么轻松给解决了。

这种好运绝非碰巧,主要是因为走的路线都是我党影响力大的地方,老百姓基础好,能得到他们的拥护和援手。

【严守纪律赢得民心】

红25军不管走到哪儿,对待回民还是普通人家,都守着严格的规矩,尊重大家的民族习惯,买卖东西也讲公平。这样的做法,赢得了老百姓的一路好评和支持。这些都表明了程子华的高明远见。

正是这支军队秉持着“正义之师”的名声,吸引了众多年轻人主动投身红军,从而使得队伍人数不断增加。

【结语】

总而言之,红25军在长征路上能取得那样的辉煌成果,是因为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后来有位重要人物称赞道:“红25军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简直就是个了不起的壮举。”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