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报道,特朗普政府于上月底签署行政令,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该措施已于4月3日正式生效,并且计划从5月3日起对汽车零部件也加征25%的关税。这一突如其来的举措,让美国的一众盟友们措手不及。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许多国家长期以来都是美国汽车产品的主要供应方,无论是整车还是关键零部件系统。特朗普毫无预兆地挥舞关税大棒,虽符合其过往行事风格,但却给盟友们带来了巨大冲击。
特朗普(资料图)
面对即将生效的汽车零部件关税,代表美国汽车行业的六大组织做出了不同寻常的举动——联合起来游说特朗普政府不要征收这项关税。这六大组织代表着特许经销商、供应商和几乎所有主要汽车制造商,涵盖了美国汽车产业的各个关键环节。它们在4月21日致特朗普政府官员的一封信中明确表示,即将征收的关税可能会危及美国的汽车生产。信中指出,许多汽车供应商已经“陷入困境”,根本无力承受额外的成本上涨。
一旦征收关税,由此引发的混乱将使大多数供应商难以应对,不少已经处境艰难的供应商将面临停产、裁员和破产的困境。而汽车产业的供应链环环相扣,只需一家供应商出问题,就会导致汽车制造商的生产线停工,就如同疫情期间那样,届时所有供应商都会受到牵连,大量工人也会因此丢掉工作。这封联名信由汽车创新联盟、美国国际汽车经销商协会等六大组织的负责人签署,收件人包括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贸易代表大使格里尔。
特朗普(资料图)
对于美国汽车行业来说,这些组织几乎从未签署过联名信,此次联合行动足以表明形势的严峻性。毕竟,它们代表着美国第一大制造业,该行业在全美50个州提供1000万个就业岗位,每年为美国经济注入1.2万亿美元,汽车产业对于美国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Rivian以及Lucid不在这些组织代表的汽车制造商名单之列。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汽车业高管密集游说后,特朗普拟豁免汽车制造商部分最严苛关税。这一举措将使汽车零部件免受两项关税影响,不过,对所有进口整车征收的25%关税仍将维持,另一项针对汽车零部件的25%单独关税也将从5月3日起生效。虽然美国此前已将对主要贸易伙伴“对等”关税中的汽车类商品排除在外,但美国汽车企业近期仍在争取更多豁免。这一系列动态表明,特朗普政府在关税政策上并非铁板一块,国内汽车产业的压力正在促使其重新审视相关政策。
特朗普(资料图)
另外,中国新能源车在全球市场表现亮眼,全球市占率超60%。但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也给中国新能源车企带来了一些间接影响,例如特斯拉上海工厂返销美国的车型面临更高关税,这也倒逼马斯克加速柏林、得州工厂的建设。在全球化供应链已经成为汽车工业基石的当下,任何试图割裂全球分工的保护主义政策,最终都将反噬自身。美国汽车产业如今面临的困境,不仅是企业的生存危机,更是旧秩序与新趋势碰撞的缩影。在这个电动化、智能化的新时代,闭关自守只会加速霸权的崩塌。
不少观察人士认为,“美国已成为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最大搅局者”。当美国政府还在大肆宣扬“让美国再次伟大”时,世界多国已经纷纷布局应对“美国风险”。据新华社报道,基于“美国优先”的关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美元信用根基,加速了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在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实之下,美国政府实施“关税讹诈”的错误行径,最终必将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