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节期间,每个家庭的庆祝方式各不相同。有的家庭门庭若市,亲朋好友络绎不绝,相互宴请,礼节上的互动频繁;而有的家庭却显得冷清,门可罗雀。
假设你的家庭是那种应酬不断,礼物来来往往特别繁忙的类型,别单纯地以为这是面子的象征。实际上,我们还需深入探究人际交往的实质。
春节之际,走访亲友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然而与家人轻松愉悦的相处同样重要。我们不应过分注重那些表面的虚情假意,而忽略了真正的亲情与温暖。

01 频繁请客吃饭、送礼,说明了三个不好的真相。
人际交往犹如一场盛大的化装舞会,每个人都在精心掩饰自己的真实面貌,却在无意间透露出了内心的秘密。
在许多场合,聚会的主旨或许无人明言,送礼者的来意也可能未曾点破,但主人总能从微妙之处洞察一二。
往往在聚餐或送礼后的几日,那些隐藏的意图才会缓缓浮出水面。
毕竟,众人皆懂得“礼多人不怪”的智慧。
如果你的家庭今年迎接的宾客数量远超以往任何节日,那么一系列幕后故事便随之而来。
第一个真相:在过去的一年中,境遇不佳者,期望新的一年能借助亲友之力,有所转机。
年终之前,许多人会辞去旧职,等待新年的机遇。也有人在这段时间换岗,新年伊始便投身新工作。而最令人同情的是,那些在年前失意归乡,对来年计划仍一筹莫展的人。
失业,在这几年的社会现象中,已经成为常态。
对于失业者而言,利用春节这一时机,四处寻求关系,几乎成了一种迫切的需求。尽管我们知道“临时抱佛脚”的效果有限,但如果不尝试,又怎知是否有效?
听闻某位远在他乡的亲戚事业有成,便立刻登门拜访。哪怕是与久未联系的远亲,也愿意重修旧好。还有那些混得风生水起的老同学,也成了求助的对象。
最理想的方式是组织一场饭局,将那些事业有成的亲戚召集起来,再邀请一些其他亲友助阵,营造出一种热络的氛围。同学、老乡,都可以采取这种方式。
自己的饭局多了,自然就有那么一位古道热肠的人,愿意带领自己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第二个真相:身边聚集着众多酒肉朋友,他们无所事事便聚在一起,互相吹嘘。
俗语有云:“礼多人不怪,情谊常在。”有人似乎生活在一个充满虚情假意的社会中,仿佛整座城市的居民都与他相识。
你请我吃一顿,我必须会请你一顿。在不断的饭局中,还会结识新的面孔。如此一来,认识的人就如同雪球般越滚越大。
在相互吹捧的欢声笑语中,众人沉浸于快乐之中,至于这些关系是否真正有用,却无人深究。
第三个真相:自家境遇好转,亲友纷纷登门拜访,带来诸多不便,却不好意思拒绝。
如果你是衣锦还乡,名声在外,那么在你还未到家门之前,便可能已经有络绎不绝的人来拜访送礼。
五代十国时期,钱镠年少时曾贩卖私盐,当时亲友纷纷避之不及。然而当他成为吴越王后,回到故乡,亲友们却纷纷前来祝贺。
钱镠也颇为豪爽,设宴款待父老乡亲长达一周。他在宴会上高歌《还乡歌》:“父老远来临相随,家人乡眷兮会时稀。”
在任何时代,“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的现象都普遍存在。一旦你发达了,那些想要沾光的人便如蜂群般纷至沓来,甚至包括那些素未谋面的远亲,让你陷入尴尬的境地。
如果你因为面子问题,对每一位来访的亲友、老乡都不加拒绝,那么你可能会连日不断地忙于应酬,直至不得不外出,继续追寻新的生活目标。
02 真正优秀的人,很少在饭局里,送礼也有规则。
在充满欢声笑语的春节佳节,当众人热心款待四方来客之际,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鲜少在家中接待访客,每逢前往长辈家中拜年,亦显得颇为无奈。
这群人素质出众,早已习惯独立自强,他们的社交方式亦是精准而高效,而非无的放矢。
实际上,他们心中也有所顾虑,面对众多层次不高的亲戚和同乡,他们担心自己难以应对无尽的求助,导致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村里有一位张伯,在早年带着两个儿子前往东莞谋生。张伯的小儿子机智聪慧,在东莞创办了一家小型的工厂,年收入高达数十万。
每当张伯回村过年时,他总是抱怨:“现在的钱真是越来越难赚。”不断地装作自己过得十分清贫。
村里的领导知晓张伯家的真实情况,于是邀请他参加“乡贤聚会”。然而张伯却坚决地拒绝了。
张伯坦言:“去了那里,无非就是吃一顿饭,然后不是要捐款就是要投资一些所谓的项目。”
张伯深知,“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的道理。
的确,一个人在外地闯荡得风生水起,并不意味着回到故乡就能同样如鱼得水。一旦带着浓厚的乡土情感,轻易地投入大量资金,很可能会血本无归。
至于人际关系,长期在外地生活的人与故乡的熟人之间的关系,早已渐行渐远。真正稳固的关系,其实是在他们的“创业地或工作场所”。
正如作家周国平所言:“我们的许多困扰,往往源于在人与事之间的处理上迷失了方向。”
当人情与事务交织在一起,我们很容易陷入困境。
举例来说,某个平日里好吃懒做的亲戚,突然之间来求你给他一份工作。你若给了他工作,他可能又会因为工作过于艰辛或工资太低而抱怨连连,这岂不是自找麻烦?
显然,我们辛劳一年,能在家中享受一段宁静的时光,实为一大美事。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大可不必过于讲究礼尚往来,拜年之事尽量从简;与此同时,与一些来年有望共同获利的朋友、同事保持联系。
以下,我也为大家提供几个拒绝饭局和减少送礼的小技巧。
首先,在人群中保持低调,不要过分炫耀自己过去一年的成就,以免招来那些 出于利益而来访的人。
其次,对于送礼给你的人,及时给予回礼,做到不欠不贷,避免背负人情债。
最后,可以找借口称自己很忙,已有其他安排等。
家,是一个温馨的避风港,是我们休息和放松的圣地,不应沦为饭馆或礼品店。
过去的一年,家人共同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展望来年,我们仍将如此。
我们无需邀请过多的访客到家中,这并非薄情,而是将最深厚的感情,留给了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