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死后多惨?尸体扔冷库,毯子半裹肩膀裸露,像动物任人参观

盖说社会 2025-02-08 13:34:48

2011年10月20日,“北非雄狮”卡扎菲,被人枪杀致死。

时隔两天后,他的尸体就出现了冷库中,仪容不整的成为了,收门票供人参观的“展品”。

要知道,卡扎菲生前可是执政利比亚长达42年,且不光在国内拥有无上权力,在非洲大陆上,也被200多位非洲国王和酋长,联合封为“万王之王”。

甚至,到了联合国这种公开场合,他也是怼天怼地怼空气,将五常国家挨个数落一遍。

那么,他这么个嚣张的人,到底因为啥才落得个凄惨收场?而关于他的诸多传闻,又有哪些是真的呢?

年少立志,开启传奇之路

卡扎菲的故事,要从 1942 年说起。

当年,他出生在利比亚苏尔特的一个贫困游牧家庭,地处贝都因人的卡达法部落。

小时候,卡扎菲家里相当的穷,全家人也只能靠放牧维持生计。

只不过,他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志向和勇气,年纪轻轻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渴望。

1956 年,14 岁的卡扎菲,进入塞卜哈中学读书。

也正是在这所学校里,他接触到了很多新思想,也逐渐开始关注起,国家的政局形势。

当时的利比亚,还是被伊德里斯王朝统治着。只不过从大环境看来,却是国家政治腐败,国内经济落后,百姓生活困苦。

年少轻狂的卡扎菲对,本就不是个安分的人。入学没多久,他就和同学们组织了秘密社团。

大家相约着,参加反政府示威游行,还经常偷偷收听,埃及领导人纳赛尔的演讲。

感受过纳赛尔的雄才大略和革命精神,自然让卡扎菲备受鼓舞,他暗地里立志要像纳赛尔一样,争取推翻旧政权,重新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新国家。

1963 年,卡扎菲放弃了大学历史专业的学习,转而进入班加西军事学院,并由此正式开启了,他的军事生涯。

在军事学院里,他刻苦学习军事知识,积极参与各种军事活动,还顺带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鉴于他们这些人,全都对现政府暗暗不满。于是,卡扎菲灵机一动,仿照偶像纳赛尔的做法,悄摸成立了“自由军官组织”,开始秘密策划起了,推翻王朝的军事行动。

经过多年的筹备,1969年9月1日,自感时机成熟的卡扎菲,领导着“自由军官组织”悍然发动了,轰动一时的“九月革命”。

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这场政变进行得顺利异常,几乎都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仅仅只用了数小时,卡扎菲就夺权成功了。

由此,卡扎菲建立起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而他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利比亚的最高领导人。

而这一年,他才仅仅27岁 。

前期功绩,赢得民心

推翻旧政权,建立新国家后,卡扎菲也确实做了,一系列的大事、实事和好事,算是让利比亚人民看到了久违的希望。

他先是把英美驻军赶出了利比亚,顺带关闭了他们在利比亚领土内的军事基地。

紧接着,又将外资石油公司收归国有,将天然的石油资源,牢牢掌控在国家手中。

毕竟,卡扎菲深知,石油乃是利比亚的财富来源,要想政权稳固下去,就得把石油攥在自己手里。

于是,他用石油收入大力发展国家经济,改善民生。

而在他的领导下,利比亚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飞速发展,公路、铁路、机场等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城市面貌也是焕然一新。

此外,他还非常重视国民的教育和医疗,也正是在他的推动下,利比亚在70年代,就推行出了免费教育和医疗政策。

并且,在卡扎菲的努力下,利比亚百姓的文盲率也是大幅下降,人均寿命呈现了显著提高。

不单单是这些,卡扎菲还积极推动了社会改革,大幅度提高了妇女地位。

在他的倡导下,利比亚的妇女获得了,更多的权利和自由。

她们不仅可以接受教育、参加工作,甚至可以参军,而这也是为啥他后面有女子近卫队的由来。

事实上,利比亚国内真的有不少女性,是心甘情愿的替卡扎菲服务,也是死心塌地的想着帮他“挡枪”。

可以说,卡扎菲的前期执政,确实给利比亚百姓带来了红利和实惠,只不过时间一久了,一切就都改变了。

后期昏招,引发内忧外患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卡扎菲开始逐渐迷失了方向,并不可避免的走上了,一条独裁和腐化的道路。

长时间的大权在握后,他变得独断专行,也开始了打压异己听不进不同意见,甚至到后面直接将利比亚变成了,自己的一言堂。

并且时间一久,他也不能免俗的出现了任人唯亲,主动或者被动的,把自己的家族成员和亲信,安插到了政府和军队的重要岗位上。

而这些人上位后,无不利用职权,大肆贪污腐败。长期的搜刮民脂民膏,也使得利比亚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与此同时,在国际上场合中,卡扎菲也变得越来越狂妄自大。

他多次公开支持,国际恐怖主义和独立运动,并由此被许多国家视为了“恐怖分子”。

另外,他还与西方国家发生过多次冲突,尤其是与世界老大的美国,更是把关系处到了冰点。

1986年,美国人对利比亚发动了空袭,目的就是试图除掉卡扎菲,尽管卡扎菲侥幸逃过这一劫,可此事过后他对美国是愈加的痛恨。

甚至于,为了报复美国,卡扎菲还暗中支持世界各地的恐怖组织,制造出多起恐怖袭击事件。

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988年的洛克比空难,一架泛美航空公司的客机,在英国小镇洛克比上空爆炸,机上259人全部遇难,地面上11人也不幸丧生。

经过事后调查发现,这起事件就是卡扎菲指使的。

而这一事件在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时,也让利比亚陷入了更加孤立的境地。

到了2003年,美国人随便编了个借口,就趁机收拾了萨达姆。而这件事后也让卡扎菲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于是,卡扎菲开始改变执政策略,主动向西方国家示好。

不光是宣布放弃核武器开发计划,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前来监督。他甚至还同意,为洛克比空难事件负责,向遇难者家属支付赔偿金。

尽管,这些举动让西方国家对他的态度有所缓和,各种制裁也逐步解除一些。可是他的退让妥协,并没有换来真正的和平与稳定。

在国内,他的独裁统治和腐败行为,依然引起了民众的强烈不满,反政府情绪也是日益高涨。

2011年,“阿拉伯之春”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中东地区,利比亚也未能幸免。

对此,卡扎菲采取了强硬的镇压措施,出动军队和警察对示威者进行残酷镇压,干导致出现了大量人员伤亡。

而这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反政府武装迅速崛起,与政府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利比亚内战也是就此爆发。

与此同时,西方国家也趁机介入利比亚局势,支持反政府武装。

他们打着“保护平民”的旗号,对利比亚进行了军事干预,发动了空袭。

也正是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卡扎菲的政权摇摇欲坠,他的统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逃亡被俘,生命走向终结

2011年8月22日,利比亚反政府武装攻入首都的黎波里,卡扎菲也开始了逃亡生涯。

在逃亡的日子里,卡扎菲的生活十分艰难,他不仅要躲避反对派的追捕,还要忍受饥饿和疾病的折磨。

2011年10月20日,反政府武装在苏尔特发现了卡扎菲的踪迹。

当时,卡扎菲正试图从苏尔特的西面突围,结果车队遭到了,北约空中部队的猛烈轰炸。

卡扎菲无奈之下,只能弃车逃进附近的森林,然后龟缩躲进了一处排水管里。

但很快,他就被反政府武装发现,士兵们粗暴地将他从排水管里拖了出来,一代枭雄就此被俘。

被俘虏后的卡扎菲,也是遭受了非人的虐待和羞辱。

士兵们对他拳打脚踢,用枪托砸他,还往他身上吐口水。

有人甚至用鞋子抽打他的脸,而这在伊斯兰文化中,是极其侮辱性的行为。

尽管卡扎菲不断地求饶,但这些士兵很明显没有丝毫怜悯之心。

最终,在混乱中,卡扎菲被人用他自己的黄金手枪击中,身中数弹后倒在血泊中,结束了他充满争议的一生。

卡扎菲死后,其尸体的遭遇更是令人唏嘘。

按照伊斯兰教的传统,人死后应尽快下葬,以让逝者入土为安。

但卡扎菲的尸体,却被运到了米苏拉塔的一个冷库,供人参观。

人们排着长队,像看展览一样,用手机拍照、录像,全然不顾卡扎菲最后的一丝尊严。

他的尸体被随意地放在,一张破旧的垫子上,只用毯子半裹着,肩膀裸露在外,身上的伤口清晰可见,简直就是惨不忍睹。

而这种对待尸体的方式,不仅违背了伊斯兰教的殡葬传统,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争议。

联合国和人权组织纷纷发声,对卡扎菲尸体的遭遇表示谴责,要求利比亚过渡政府妥善处理卡扎菲的尸体。

但利比亚过渡政府对此置若罔闻,不仅拒绝将卡扎菲的尸体交给其家人,还坚称不会对卡扎菲的尸体进行尸检。

毕竟在他们看来,卡扎菲是独裁者,他的死是罪有应得,尸体怎么处理都不为过。

后记

卡扎菲的死,并没有让利比亚迎来和平与稳定,反而让这个国家陷入了,更深的灾难之中。

如今,距离卡扎菲去世已经过去了十多年,利比亚仍然没有实现真正的和平与稳定。

卡扎菲曾经是利比亚的英雄,带领国家走向独立和繁荣;但后来却成了独裁者,被人民所唾弃。他的死亡,是个人的悲剧,也是利比亚的悲剧。

参考资料

0 阅读:1

盖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