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还在等中国低头?中方对美进口商品加征125%关税,奉陪到底

胖仔娱说娱乐 2025-04-12 04:04:02

继美国对中方征收关税至145%后,我们直接做出反制,向美国增收关税至125%!

并且表示: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产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国际锐评以“中国稳”应对“美国疯”,看来不是没有道理。

关税加剧:美国的金融市场正在被打乱

当美国宣布再次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税率到125%,中国的回应是立刻提高从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

这场你来我往的关税战,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数字游戏。

关税政策不仅没有“迫使中国低头”,反而引发了美国国内的恐慌。

美债的收益率突然飙升至4.51%,美股市场也经历了一次大幅震荡。

美财政部长贝森特公开承认:“市场已经开始对美国经济的稳定产生疑虑。”

正当特朗普以为自己手中的关税“大棒”能够击垮中国时,却没想到,中国也拿出了自己的一张“王牌”:

对美国商品加征的关税不仅加大了,而且精准有效。

中国的反制:精准抛售美债,逼迫美国财政承受压力

随着美国关税的提升,中国开始加大美债的抛售力度,这一举动对美国的经济和债务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2025年4月9日,中国央行在美债市场的精准抛售开始显现出它的威力。

每秒300万美元的资金涌入市场,这种逐步抛售的方式让美国财政部无力应对。

根据最新数据,中国在过去12个月内累计减持了4000亿元人民币的美债,相当于每天11亿美元的资金流出。

与一次性的大规模抛售相比,这种“温水煮青蛙”的策略无疑更具杀伤力。

美债市场的动荡不止于此,随着美债收益率的飙升,美国的债务负担进一步加重。

债务利息的支出已经开始占据美国财政预算的很大一部分。

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下去,美国将不得不将大量的税收投入到偿还债务上,这无疑将大大削弱政府在其他领域的财政支出能力。

而且根据最新情况报道,中方对美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25%关税!

并且表示,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中国“去美化”供应链:自给自足的决心

中国对美国产品的加征关税,也加速了国内“去美化”供应链的步伐。

特别是在高端芯片、大豆等关键领域,中国不仅提高了对美国产品的关税,还加大了对国产替代品的投入。

中国对美国芯片的关税提高了34%,并进一步提高到84%。

这一举动显然是为了逼迫中国自己加大对国产芯片的研发力度。

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步,许多中国企业纷纷加速布局自己的技术储备和产业链,以期在未来能够更好地掌控国内市场的需求。

随着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受限,中国在推进“国产替代”战略方面的决心越来越强。

中国的农业领域也在经历着大规模的“去美化”进程。

美国曾是中国大豆的最大供应国,但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加剧,中国逐渐减少了对美国大豆的依赖。

巴西和阿根廷等国的大豆供应迅速填补了这一空白,而中国自己也在加大对大豆种植的投入,从而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

这一系列的举措让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反而让美国自己变成了中国强大反制下的受害者。

美国国内的困境:消费者面临的压力

而在美国,事情并没有像特朗普所预期的那样一帆风顺。

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的数据显示,特朗普加征的关税最终几乎全部转嫁给了美国消费者。

沃尔玛货架上,中国制造的儿童玩具价格上涨了38%,家电产品的价格也暴涨至2000美元以上。

而最让美国家庭焦虑的是,食品价格的急剧上涨。鸡蛋价格暴涨65%,;

甚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消费品,如牙膏和肥皂,也出现了囤货现象。

美国的普通家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反而变成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典型例子。

美国的经济依赖于全球化的供应链,但这一切却因单边关税政策变得脆弱。

虽然中国的高端汽车、进口牛肉等产品价格可能上涨,但中国也已经找到了替代进口渠道,如阿根廷牛肉和国产电动车。

这些替代品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而美国消费者则面临着较大的价格上涨压力。

全球反制与“去美元化”加速

美国的单边主义不仅仅是在中美之间产生了反作用,全球范围内也开始形成反制之势。

欧盟宣布对美国加征25%的关税,德国总理警告如果美国继续破坏多边贸易体系,欧洲将考虑用欧元结算天然气贸易。

甚至日本、巴西等国也在加速“去美元化”进程,推动人民币作为替代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

这些国家的反应,无疑是在挑战美国的全球经济霸权。

尤其是沙特阿美与中国石化签署的人民币结算原油采购协议,以及巴西央行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的举动。

这一趋势加剧了全球资本流动的重新定向,使得美国国债的流动性和美元的霸权地位面临实质性挑战。

特朗普的“战略退缩”:是否能找到出路?

面对不断升级的国内经济压力和全球反制,特朗普终于开始显现出战略退缩的迹象。

美国财长贝森特在G20财长会议上与中国央行行长易纲举行了会晤,双方就“关税互降”和“美债持有量稳定”进行了讨论。

这一变化意味着,特朗普政府或许开始准备妥协,放缓关税政策,并寻求与中国的建设性对话。

金融市场的反应也开始发生变化。

4月10日,纳斯达克中国金融指数暴涨12%,显示出投资者对中美可能通过谈判达成阶段性协议的乐观预期。

美债市场的抛售速度明显放缓,暗示着双方可能已经开启了秘密谈判。

全球经济的新格局

特朗普试图通过关税武器对中国施压,然而他没有预料到中国的反击会如此猛烈。

而全球各国的“去美元化”行动,也让美国的经济政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无论是全面脱钩、战略僵局,还是有限合作,都将深刻影响全球经济的走向。

文/编辑:小阳咩咩咩

信息来源:【国际锐评】以“中国稳”应对“美国疯” 2025-04-11 12:38·国际在线

中方对美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25%关税 人民日报2025-04-11 16:03北京

0 阅读:0

胖仔娱说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