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三滥”为何只有“三滥”,五滥六滥不行么?

大力道历史 2025-03-08 08:34:39

在咱们的日常表达中,也有熟悉的陌生人。

比如,骂人骂特脏的 “下三滥” ,拥有特别强烈的贬义色彩。

但乍一问,这词可不是咱们现代人创作的网络词汇,老辈子可有,那它究竟从何而来,为何不说什么五滥八滥非要 “三滥” ?又具体指向哪些事物呢?

这就要扯到以前所谓的三六九等,据职业被划分成不同阶层,最典型的便是“三教九流” 。

三教” 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 在不同说法里有所不同,通常将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等按上、中、下分为九类。

其中,下九流,最低等最低贱吗,涵盖了那些被主流社会所轻视的职业,常见的下九流职业包括师爷,衙差;升秤(秤手),负责买卖称重,可能存在舞弊行为;媒婆,;走卒,巫婆、神汉,盗窃等。

而 “下三滥” 极有可能是从 “下九流” 的概念里衍生出来的。一种观点认为,“下三滥” 最初指的是三种在当时被视作极为卑贱的职业 ,下九流中的下等。

第一种是捏脚的。

想象一下,在市井街巷的某个角落,捏脚师傅在一个狭小、昏暗的空间里,为来来往往的行人提供服务。周围弥漫着异味,旁人投来的目光里满是不屑与鄙夷。

在 “士农工商” 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观念里,这种直接接触他人身体私密部位的职业,显得格格不入,被视为低贱的营生。

第二种是剃头的。

古代尊崇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的理念,剃头这一行为与传统孝道观念相违背。

他们虽然为百姓解决了理发的实际需求,可在世人眼中,依旧难登大雅之堂,是社会底层职业的象征。

第三种是按摩的。

按摩师傅们在狭小局促的房间里,凭借双手为他人按摩身体,缓解疲劳。然而,由于工作性质较为私密,容易引发一些无端的猜测和非议。始终无法摆脱被轻视的命运 。

这三种职业,因工作性质特殊、服务对象复杂,与传统观念冲突不断,逐渐被归为一类,成为了 “下三滥” 职业的代名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下三滥” 一词的含义不断扩展,不再仅仅局限于这三种职业,但凡行为举止、事物特征与这些职业的低贱、不体面特质相似,都会被贴上 “下三滥” 的标签 。

那么,为何偏偏是 “三滥”,而不是 “四滥”“五滥” 呢?

简单,传统文化里,“三” 往往具有指代多数、众多的意思。比如 “举一反三”“三思而后行” 等成语。用 “三滥” 来概括这些不入流的职业和行为 。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 “下三滥” 指的是戏子、吹鼓手,还有逗大家乐的曲艺演员把。

以戏子为例, “士农工商” ,演艺行业不在其列,被视为不务正业。干戏子的大多出身卑贱,舞台上靠表演取悦观众,这种 “卖艺” 行为被认为有失尊严,与儒家倡导的庄重、矜持观念相悖。

再者,戏子的社会地位低下,生活往往漂泊不定,居无定所,四处奔波演出,从事的娱乐行业会使人玩物丧志,难以获得稳定的社会关系与尊重。

此外,有一种较为独特的解释,把 “下三滥” 与古代面粉制作流程相联系,写作 “下三烂”。

据说在古代面粉加工时,经过筛网分离后,最下层、最粗糙的麦麸被称作 “下三烂”。由于其品质最差,不适宜直接食用,便被用来比喻那些品质恶劣之人。

这种说法虽未直接针对具体职业,却巧妙地用物质世界的粗劣之物来隐喻人性中的不堪,充满了哲理意味 。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