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春节非遗,燃文化之光
河南省延津县文岩街道文化路小学
六年级杜林泽
指导老师:杨宁
春节,这一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情感与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宛如一棵古老而繁茂的大树,非遗文化便是树上熠熠生辉的累累硕果,每一颗都蕴含着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内涵。
春节期间,贴春联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它也被列入了非遗名录。春联起源于桃符,最初是为了驱邪避灾,后来逐渐演变成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艺术形式。一副副春联,不仅装点了门庭,更传递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祈愿。
剪纸艺术同样为春节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剪纸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剪纸艺人用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能创造出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图案,花鸟鱼虫、人物故事、吉祥符号等,这些精美的剪纸作品,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息。剪纸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更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它寄托着人们对幸福、健康、平安的向往。
舞龙舞狮表演更是春节期间的重头戏。龙和狮在中国文化中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龙象征着祥瑞、权威和力量,狮则代表着吉祥、勇敢和活力。舞龙舞狮时,表演者们身着鲜艳的服装,手持道具,通过矫健的身姿和默契的配合,将龙和狮的形态展现得淋漓尽致。龙在舞动时,蜿蜒盘旋,气势磅礴;狮在跳跃时,活泼灵动,憨态可掬,围观的群众欢呼雀跃,掌声雷动,整个场面热闹非凡。舞龙舞狮这一非遗项目,不仅是一种艺术表演,更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勇往直前精神的体现,它让人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强大凝聚力。
保护春节非遗文化,迫在眉睫。政府要加强对非遗文化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春节非遗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学校也应开展非遗相关课程和活动,从小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让非遗文化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
春节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承载着我们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瑰宝,让它们在岁月的长河中继续闪耀光芒,让每一个春节都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联系“墨香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