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的宠妃王娡,是个不简单的女人。
王娡的祖上是王公贵族,只是家道中落,她在成年之后,也只能嫁给了一个平民金王孙。
一天,王娡的母亲找了一位道人给王娡算命,那人称王娡会生下未来的天子。王娡的母亲听到这话,坚持要送王娡进宫。
王娡也非常期待,于是她抛下女儿和丈夫,就去了刘启的宫中。刘启见到王娡如此美艳,便封她为美人。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王娡又称自己的妹妹也是国色天香,这样刘启便将她的妹妹也接进了宫中。而她们俩人也得到了刘启全部的宠爱。
后来,她为了让刘启因愧疚之情而更宠爱她,她在自己的女儿和亲时,没有哭闹,而是十分大体地同意了。这份温柔又识大体的表现,自然让刘启对他宠爱有加。
然而,让她能更上一层楼的是她的魄力。
王娡嫁给刘启后不久,便生下了刘彻。
刘启本就宠爱王娡,再加上日入其怀的说法,因此刘彻从小就得到了刘启的喜爱。
原本刘启定的太子是刘荣,可刘荣的母亲栗姬却不识时务,竟然拒绝了刘启姐姐馆陶公主与其联姻的想法。
此时,王娡却看到了机会,赶忙说若是刘彻与阿娇定亲,那是刘彻的福气。
就这样,馆陶公主也不再与栗姬走动,反而将自己的阵营选择了刘彻这一头。
毕竟,馆陶公主的女儿与刘彻定下了婚约,自然要为刘彻筹谋。因此,馆陶公主经常在刘启面前夸赞刘彻,并指责栗姬的种种不是。
时间久了,这耳边风自然管用,对方哪怕一个不小心,就会让人感到不开心,从而越开越不顺眼。
最后,刘启废除了刘荣的太子之位,改立刘彻为太子。
这其中必然有馆陶公主的功劳,但也不得不说,王娡很懂得抱大腿,并且靠着抱大腿,让刘彻继承了皇位。
看似她什么都没做,只是让儿子联姻。但实际上,她做的可不少。
她知道窦太后在后宫中的地位,她便处处讨好窦太后,得到了窦太后的认可。
馆陶公主是窦太后与汉文帝宠爱着长大的,并且她在刘启面前也很有话语权。
栗姬拒绝与馆陶公主联姻,但王娡却主动出击,表示自己的意愿,并且说刘彻能娶到公主的女儿是他的荣幸。
她这一张嘴,就把馆陶哄得很开心,馆陶便在刘启面前多多夸赞刘彻,贬低刘荣。再加上刘彻与刘荣确实能力上存在差异,最后刘彻被立为了太子。
这样一看,王娡是个很有手段的女人。
更何况,从开始来看,她原本是嫁给了平民金王孙,还生下了女儿,但她却敢于以一个已婚妇女的形象进宫,足以说明她的勇气就比普通人大,能做常人所不能做的事,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的事。她要的并不是得到什么专一的爱情,她要的就是荣华富贵。
因此,没有背景没有靠山的她,首要任务就是哄好刘启,哄好每一个能让她往上爬的人。所以,她才能在后宫中过得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