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客场对阵沙特的比赛中,国足遭遇了一场惨痛的失利。尽管伊万科维奇在赛前信心满满,但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连续战胜印尼和巴林的胜利,似乎让国足忽视了潜在的问题,最终在沙特面前暴露无遗。
伊万科维奇在这场比赛中排出了目前最强的阵容,锋线由张玉宁和林良铭搭档,中场则由谢文能、曹永竞、韦世豪和王上源组成。然而,首发阵容中只有王上源是防守型后腰,其他三名中场球员都是进攻型球员,且他们踢的都不是自己熟悉的位置。这种头重脚轻的阵容安排,直接导致了国足在场上踢得混乱不堪。
在蒋光太因伤退场、林良铭染红后,伊万科维奇在中场休息时进行了调整。然而,他的换人决策令人费解。他用拜合拉木和杨泽翔换下曹永竞和高准翼,随后又将韦世豪撤回到后腰位置,与王上源组成双后腰。这一系列操作不仅没有解决防守问题,反而让国足的阵型更加混乱。直到第63分钟,伊万科维奇才换上李源一与王上源搭档双后腰,但为时已晚。
伊万科维奇的战术布置也一再重复自己的错误。尽管他曾承认在初期对中国足球的现状不了解,导致在人员配置和战术安排上走了弯路,但他从未真正吸取教训。在没有合适防守型后腰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使用4132阵型,导致防守漏洞百出。此外,国足的进攻方式过于单一,主要依赖高准翼开大脚找张玉宁,缺乏多样化的进攻手段。
尽管伊万科维奇启用了许多新人,帮助国足完成了更新换代,但长期集训的效果并不理想。国足在进攻和防守上都没有明显的进步,尤其是在定位球防守上依然存在问题。如果不是对方球员的失误,国足可能会再次在定位球上栽跟头。
未来展望伊万科维奇在执教国足期间,虽然为球队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在战术和用人上的失误,使得国足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未来,国足需要在战术多样性和阵容合理性上做出改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赛事中站稳脚跟。伊万科维奇能否吸取教训,调整策略,将是国足能否走出困境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