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美国华盛顿召开了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这场在美国本土举办的G20大会,却让美国陷入到尴尬的境地。
因为整场会议,基本上就是除美国之外的19个国家代表相继发言,批评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对自由贸易的伤害。恐怕美国人自己也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天,看到各国来到美国数落自己。另一方面,各国对特朗普关税战舆论的定调,也和他反复无常的政策调整有关,当然,中国在里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自从中国宣布对特朗普关税战,采取强硬反击态度后,现在特朗普也出现了明显的认怂,包括最近他表示,考虑给中国降关税。不管怎么说,人与人之间要生意,最重要的是诚信,国与国之间打交道,更是如此。特朗普认怂之后,反而让全世界都看到了美国的软肋。什么软肋呢?那就是美债问题。
4月以来,美债收益率不断攀升,因为美债收益与价格是相反的,收益率越高就意味着美债价格在下跌,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最大可能性就是市场正在抛售美债,在美元贬值与全球资本分散的背景下,投资者对美债的信心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可以说这些问题,比和中国打关税战更重要。
美国现在欠下了36万亿债务,到6月份有将近6万亿美元规模的美债集中到期,光是利息支出就超过1.2万亿美元,此前特朗普政府靠削减政府开支,包括后续给各国加关税,都还无法填补这个窟窿,这也是迫使特朗普态度软化的主要原因。
特朗普政府的 "对等关税" 政策,本质上其实就是用贸易战转嫁债务危机,但这种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的策略正在反噬美国经济。加征高额关税生效后,美国进口商被迫承担额外成本,沃尔玛等零售巨头货架空空。而且中国采取了反制措施,进一步挫伤了美国的大宗商品出口。更讽刺的是,美国财政部为填补 6 万亿美元到期债务,正试图通过 “关税收入” 加“债务货币化” 的组合拳自救,但这种 "饮鸩止渴" 的做法,反而加剧了市场对美债信用的质疑。而这些变化,都发生了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
现在,全世界都看到了特朗普的这一番操作,本来很多国家对美国,还显得畏畏缩缩,一看美国也不过如此,自然声量也就大了起来。这场由美债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地震,可能成为 "美国世纪" 落幕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