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降脂药之一,尤其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方面效果显著,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而长期服用他汀可能带来肝功能损害、肌肉疼痛、横纹肌溶解等副作用,让不少患者心存顾虑。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科学合理地服用他汀,并在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做出调整,可以有效减少这些不良反应。
一、他汀的作用机制:为何能降脂?要理解他汀带来的副作用,首先要知道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他汀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肝脏中的HMG-CoA还原酶,减少胆固醇的合成,从而降低血液中的LDL-C水平。
肝脏是胆固醇合成的主要场所,而LDL-C被称为“坏胆固醇”,它的过量沉积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梗、脑梗的风险。他汀通过阻断胆固醇合成,促使肝脏增加对血液中LDL-C的摄取,从而达到降脂的效果。

而胆固醇不仅仅是“坏东西”,它也是细胞膜、激素、维生素D等重要物质的组成部分。长期降低胆固醇合成,可能会影响其他生理功能,比如肌肉的能量代谢、肝脏细胞的稳定性,从而引发一系列副作用。
二、长期服用他汀可能带来的副作用1. 肝功能损害:肝脏的“代谢负担”加重
他汀主要在肝脏代谢,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肝酶(ALT、AST)升高,甚至引发肝损伤。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影响是轻微的,可逆的,停药后肝功能可以恢复。

本身有慢性肝病(如脂肪肝、乙肝、丙肝)的人
同时服用其他肝毒性药物(如某些抗生素、抗癌药)的人
长期大量饮酒的人
2. 肌肉疼痛与横纹肌溶解:肌肉的“能量供给”受影响
肌肉疼痛是他汀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部分患者在服药后出现肌肉酸痛、无力,甚至影响日常活动。严重情况下,可能发展为横纹肌溶解——即肌肉纤维崩解,释放大量肌红蛋白进入血液,最终可能损害肾功能。

高龄患者(60岁以上人群肌肉代谢能力下降)
肾功能不全者(药物排泄减少,体内堆积)
合并使用某些药物(如贝特类降脂药、某些抗生素)的人
三、4招避开他汀副作用,护肝保肌肉!1. 选择合适的他汀种类与剂量
不同种类的他汀代谢途径不同,副作用风险也不同。例如:

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作用较强,适合高危患者,但剂量过大时可能增加肌肉风险
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对肝脏代谢影响较小,适合需要长期服药但肝功能较弱者
建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选择和剂量,切勿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2. 监测肝功能和肌酸激酶(CK)水平
长期服药者建议定期检查:
肝功能(ALT、AST):若明显升高,需评估是否调整剂量或换药
肌酸激酶(CK):如果肌肉疼痛明显,需检查CK水平,防止横纹肌溶解

建议:如果出现肌肉无力、尿色变深(可乐色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3. 调整饮食,减少肝脏负担
饮食对他汀的代谢影响很大,尤其是以下几点:
避免大量饮酒:酒精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
少吃高脂肪、高糖食物:减少肝脏脂肪沉积,降低药物代谢负担
多吃富含辅酶Q10的食物(如坚果、深海鱼、菠菜):可能有助于缓解肌肉不适

建议:同时服用柚子或柚子汁可能增加他汀的血药浓度,避免食用。
4. 适量运动,增强肌肉耐受力
运动可以提高肌肉的适应能力,减少他汀导致的肌肉不适。但要注意:
避免高强度训练(如长时间跑步、举重),防止肌肉负担过重
选择低冲击运动(如游泳、瑜伽、快走),减少肌肉损伤

建议:运动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肌肉疼痛或极度疲劳,应减少运动量并就医咨询。
四、总结:他汀不可怕,科学服用更安全他汀在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方面有确切的益处,但长期服用确实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通过合理选择药物、定期检查、调整饮食和适量运动,可以大大降低他汀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在降脂的保护肝脏和肌肉健康。不要因担心副作用而擅自停药,科学管理才是关键。
参考文献
《中国成人血脂管理指南(2023版)》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