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沁这个妆,造型师你是不是对农村姑娘有什么误解?

炎热夏日 2023-04-01 00:20:31

村姑妆,真的是鉴定一切美的标准。

没想到大美女李沁也有这一天,被不知道深了多少个色号的底妆给盖住肤色,生生的把美女化成了挨饿两个月的感觉。

农村姑娘可以土、可以面色黑红,但是你不能把人整得像埃塞俄比亚的饥民一样。

剧中的故事已经到80年代了,不存在挨饿这种情况,脸色焦黄焦黄的,看着就像难民营出来似的。

导演想要还原农村的感觉,过于把演员往丑了打扮,出发点是好的,但配角儿老嫂子的脸色都比女主的好看,就算为了显得李沁惨,也没有这么埋汰人的,这就是造型师用力过猛的结果。

大家都见过真实的农村姑娘,基本上就是现在藏民的肤色,因为经常晒太阳在田中劳作,脸色被晒得黑红黑红的,但那是一种健康的美。

绝对不是现在《人生之路》李沁的这个妆容,真的想把造型师拉出来打20大板。你们是不是对农村姑娘有什么误解?

之前的村姑造型,其实在屏幕上有很多,最典型的就是章子怡演的《我的父亲母亲》。

穿着大棉袄花棉裤,小辫子甩着,一双灵动的眼睛,看着真美。但观众并不买账,一张太过干净的脸被人吐槽:根本不像农村姑娘,更像女大学生假扮的。

艺术源自生活,首先还原就得真实,太假或太过都不行。

巩俐在《红高粱》里的扮相就自然的多,同样是农村的妆容,肤色既不过于白皙,又有黄种人独特的味道。让人不由得相信,西北农村里,真有个这么俊俏的小媳妇。

最近比较成功的村姑角色,还有《山海情》里的热依扎,同样是生活在风吹日晒的环境里,皮肤可以粗糙干燥,脸上的高原红,起皮的嘴唇,都让观众有代入感。

看到这个角色,会让人心生怜悯,进而与她共情。

服化道都是为角色服务的,烘托角色所在的环境背景,将角色的性格品质彰显出来,达到了这个目的,才算完成了任务。

为了扮丑而扮丑,那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农村女性形象,举手投足间的细节都是戏,巧珍的质朴和自卑,在她学城里人烫发,应该达到顶点。

看看这个时候的妆容,除了白了点,基本没什么变化,要学学全套,哪怕加点口红、胭脂,也会显得这个人物此时有点可爱,而不只是东施效颦的搞笑。

这个剧从服化道的角度,真是看不明白,你到底是想美化女主角还是丑化她。

都说高加林是渣男,嫌贫爱富,见异思迁,如果你是高加林,面对这种形象的巧珍,你不跑我都敬你是条汉子。

听说后面还有李沁进城后的戏,期待那时她的造型改变,希望符合角色变化,为这个角色加分。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