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台倒计时6个月?关税成助力,美国防预算达1万亿,蓝营打两岸牌

思真聊武器 2025-04-09 21:37:00

据环球时报消息,台湾已成美国关税受害者,全球第四大晶圆代工厂联电(联华电子)正考虑要和排名第五的美国格罗方德合并。台湾民众讽刺道:“先把半导体大哥卖掉了,接着还要卖二哥了。”

最近,随着解放军围台军演落幕,美国媒体推测,解放军将在6个月内启动"武力收台"进程。而美国在这个关键点启动关税政策,也是有他的用意的。

近日,美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社交平台公布了一个炸裂的消息:美国国防预算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赫格塞思还透露,特朗普发起关税的用意,就是用纳税人的钱,来重建美国军队,提升美军的杀伤力和战备能力!

这两年,全球战争明显增多,而美国军队分身乏术,再加上中国实力日益增强,让美国有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特朗普很清楚,大陆“武力收台”的那一天,就是美国霸权土崩瓦解的那一天,所以他不允许这一幕发生。

但用关税大棒就能重塑美军威风?事实恐怕恰好相反,关税只会成为大陆收台的助推器!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美国的关税下,台湾经济根本没有活路,所以再继绿营大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之后,蓝营也开始打“两岸牌”,希望大陆施以援手。

关税让台湾民众苦不堪言,但台当局又在做什么?赖清德不仅不反制美国,还要加大在美国的投资,这让台湾民众十分气愤。

目前,台当局通过加密专线主动致电白宫,随后由吴钊燮率团秘密访美。虽然台媒宣称此行主要商讨关税议题,但行程安排在关税政策公布前就已确定。根据华盛顿知情人士透露,双方重点讨论的是价值18.7亿美元的军售预案,以及美军在菲律宾巴坦群岛部署中程导弹的具体方案。

群众很快连超市商品都快买不起了,而联华电子和格罗方德正在密谋怎么取代台积电,台当局却还想着如何讨好美国,如何对抗大陆,这不是找死吗?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精准砍向台湾出口经济的命脉。根据台当局经济部门统计,仅半导体、电子元件等主力产业,就可能面临每年超过50亿美元的额外成本。更令基层恐慌的是,民进党当局提出的"零关税"应对方案,如果真向美国全面开放市场,中南部的农渔牧业将首当其冲。

这些每年创造数十亿美元产值的传统产业,长期依赖关税保护维系生存,骤然失去屏障后,支持绿营的基层选民恐怕会最先尝到苦果。

赖清德团队主张以"零关税"换取美方让步,却刻意回避了两个关键事实,首先,台湾每年对美高达200亿美元的军购订单,本质上属于单方面利益输送,根本无法计入贸易平衡;其次,即便全面开放市场,台湾农业体系也无力与美国的机械化大生产抗衡。

这种矛盾在科技产业领域更加尖锐。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5纳米晶圆厂投资案,表面上看似产业转移,实则暗藏风险。该项目承诺创造的1.9万个就业岗位中,台湾工程师需要承担大量技术输出,但美方在人才签证、技术转让等方面设置的重重障碍,已导致项目进度严重滞后。有半导体业内人士透露:"现在投审会的审查重点,已经从技术保护变成了如何避免被'整厂拆走'。"

讽刺的是,台积电刚斥资400亿美元赴亚利桑那州建厂,就换来了美国更严厉的关税大棒。

美国民主党议员伯尼·桑德斯曾痛斥军费开支已成军火商提款机,如今看来,台湾半导体产业正在成为这台战争机器的"新燃料"。

台湾后面还有苦头吃,所以国民党籍民意代表谢龙介再打“两岸牌”。

他近日在公开场合表示,台湾当前只有两条路可走,其一是通过"投审会"严审台积电、联电等科技巨头的赴美投资案,为谈判争取筹码;其二则是重新激活两岸经贸合作,利用大陆市场消化美国施加的经济压力。这种观点在工商界引发强烈共鸣,毕竟去年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仍维持在1000亿美元高位,相当于全岛GDP的15%。

过去“大陆赏饭吃”,台湾不珍惜,现在火烧眉毛了却要大陆救.....

自作孽不可活,台湾现在为每年可能增加的数十亿美元关税发愁,但美国想要的可不止是一个台积电。美国要的是既掏空台湾经济根基,又要将其绑上战车。

但正如我外交部的警告:天欲其亡,必令其狂。美国的疯狂举动已经中国同等反制,而当美国市场的门槛越筑越高,越来越多台湾企业家开始重新把生意回迁大陆。根据大陆海关总署数据,今年前四个月两岸贸易额仍保持4.8%的同比增长,其中台湾农产品输陆规模回升至12.3亿美元。

通过关税,台湾民众已经清楚的意识到,只有大陆才是真正的依靠,而美国才是境外敌对势力。赖清德当局一意孤行,注定要被台湾民众所唾弃。

0 阅读:0

思真聊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