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是从何时开始,我们在形容内娱的一些明星时,会加上了高贵二字。
但此处的“高贵”却不是褒义词,明星自以为高高在上,粉丝也在痴迷的追捧,导致娱乐圈的风气越来越差。
我相信很多朋友都还记得综艺节目《无限超越班》里吴镇宇的发言吧?堪称互联网“嘴替”。
在张颂文让一位明星学员演爸爸角色的时候,这位小鲜肉说他没当过爸爸,企图婉拒导师的要求,于是吴镇宇当即发话:“怎么?没演过爸爸?那你有爸爸吗?”3个疑问怼的小鲜肉哑口无言。
我发现现在内娱的很多年轻演员,都陷入了一种怪圈,很喜欢把一些自己应付不来的事情甩锅给粉丝,或者和粉丝之间的关系是互为“主子”。
综艺中被问到粉丝能接受你拍吻戏吗?一位年轻演员说粉丝不能接受,港娱大佬吴镇宇立刻回怼:你连你妈都不关心赞不赞成你,你还担心粉丝?
随后吴镇宇的一段话,真的是人间真实,他说:“怪不得我们还能存在,还能演戏”,这里突出了不是前辈实力强,而是后辈不争气!
“饭圈文化”盛行,让很多年轻艺人们不再清醒。
俗话说:学艺先学德,做戏先做人。貌似我们内娱的明星们,在传承方面比港娱差的不是一星半点,简直是一代不如一代,如今年轻一辈儿的明星只能算目中无人,而他们的上一辈儿却是把“高贵”刻在了骨子里,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丑恶嘴脸吧。
冰箱里不能有碗吗?
这是发生在综艺节目《奔跑吧》中的一幕,在游戏环节,嘉宾要根据导演组给出的限定词语,说出与其他三位成员给出的答案一致的物品,答对了得一分。
轮到白鹿的时候,节目组给出的限定词是冰箱,需要说出冰箱里会出现的物品,但当白鹿说出冰箱里面有碗的时候,全场的明星都笑疯了。
郑凯更是仰天长啸,大叫到:“冰箱里面怎么会有碗?”
相比于其他嘉宾的哄堂大笑,白鹿则是一脸错愕,还不解的反问:“冰箱里面怎么会没有碗?”
虽说这只是一个游戏,但其他嘉宾的表现却暴露出了内娱有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贵”,在我们普通人眼中,冰箱里有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而他们带有嘲笑的语气,听起来也让人十分难受。
而这并不是白鹿第一次在《奔跑吧》中显得与众明星格格不入,当白鹿提起自己父亲的职业时,也曾遇到过其他嘉宾的一脸不屑。
众多明星乘坐高铁前往节目录制点,自然就聊起了关于高铁的话题,当白鹿说自己父亲的职业是建设高铁,并希望横店早日通高铁的时候,在场嘉宾一度冷场,表情也非常微妙,乔欣不屑的撇嘴,张彬彬挠头,笑容意味深长。
最后杨颖接了一句:“让我们快速的去你家”,才使得白鹿不至于落得无人搭话的尴尬处境。
实话实讲,虽说白鹿最近因为早些年的一些不当言论为人诟病,但得说她爆火至今,都没有感染内娱“高贵”的不良风气,丝毫没有偶像包袱,跟粉丝的互动也像是朋友一般,非常平等。
下面就给大家看看不平等的!
曾轶可演唱会,粉丝齐喊:退钱!
年初,曾轶可的跨年演唱会翻车了,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场地又小又闷热,音响质量也很差,演唱会现场的体验非常不好。
2.高达680元的门票,是站票。
3.演唱会开始时间比原定时间晚了将近40分钟。
4.此前宣发时说要唱的歌曲没唱。
5.整场演唱会只唱了一个多小时的歌儿,其余时间都在打碟,还嫌弃现场观众不跳舞。
之后的签名环节,有粉丝向她表达不满:“如果你打碟一个半小时,但是唱两个半小时的话,我们也会很开心,你现在还愿意多唱几首歌给我们听吗?”
面对现场观众的维权,曾轶可满脸不屑,高傲的回了句:“不愿意”。
虽说我不喜欢韩国,但得承认,韩娱有些方面确实值得我们内娱学习,IU担心粉丝坐着不舒服,会在演唱会上给所有观众准备坐垫,与曾轶可一对比,我都替咱们内娱感到丢人。
其实在我看来,曾轶可完全可以算是“劣迹艺人”了,曾大闹边检,拒绝脱帽,口出脏话,在事后更是把边检民警的个人信息在社交平台上曝光了,在配上3个“吃瓜”笑脸,她的意思也就呼之欲出了,是希望自己的粉丝去网暴执法者吗?
也确实有很多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吃瓜群众,对该民警的个人信息展开了调查,但尴尬的是,扒出了资料是关于他“拾金不昧”的表扬信!
随之而来的情况通报,彻底给这次事件盖棺定论了,曾轶可在通过查验通道的时候,民警提示其脱帽进行面部对比,曾轶可拒不配合,还对民警爆粗口。
这又是哪来的优越感呢?不遵守相关规定耍大牌,还企图用自己公众人物的身份煽动民意,最后却偷鸡不成蚀把米。
没吃过鱼子酱,被同行嘲笑
只因为孔雪儿在节目中不会吃鱼子酱,引来在场其他明星的轮番嘲笑,起先孔雪儿因为鱼子酱是要蘸东西吃,所以第一反应是找蘸料,结果引来了众位男嘉宾的疯狂大笑和仰天长啸,并直呼:“天呐”。
在孔雪儿表情越来越僵硬的时候,他们也没有放过孔雪儿,华少还补刀说:“给你搞碗泡饭好不好?你怎么用嚼的,你当吃瓜子仁吗?”
不会吃鱼子酱很丢人吗?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天王刘德华,还用勺子挖着吃呢!
李诞对粉丝破口大骂
“18.5万人,18万都是垃圾”,这是李诞在直播时说的话,只因为看他直播的观众没有买东西。
借用郭德纲常说的一句话: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
说句不客气的话,观众和粉丝是艺人的“衣食父母”,双向奔赴才应该是粉丝和偶像间的良性循环。
周润发每次与粉丝合影都开怀大笑;社恐的梁朝伟从来不会拒绝粉丝合影;张嘉译独自参加红毯颁奖礼,不带一个助理;老一辈艺人身上的优良品质,真的是一点没学到。
年轻艺人们咋就拎不清呢?想想站在鳌头的上一批明星大腕,帮粉丝遛狗的周杰伦、请粉丝吃饭,主动合影的胡歌、沉迷DOTA与歌迷一起玩耍的林俊杰等等,这些火了十几二十年的明星,全都艺德出众。
远的不说,这几年站在流量之巅的肖战、王俊凯、易烊千玺、王源等人,何曾耍过大牌?
看着现在很多年轻艺人膨胀的忘乎所以,真是可悲可叹,我想破头了都想不明白,内娱到底在高贵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