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童年的每一次暑假,都有86版《西游记》的陪伴。剧里面美丽的女妖精,经典的故事情节,总能娓娓道来。
小时候,真的看不出太上老君也是沙僧扮演的,也看不出唐僧竟然换了三个人出演,甚至不知道《西游记》曾忍痛裁掉了五集。
剧组资金紧张,《西游记》险遭腰斩,如果不是剧组中有人拉来300万赞助,恐怕我们的童年将与《西游记》无缘。
1981年底,中央电视台召开会议,决定拍摄四大名著中两部,《西游记》和《红楼梦》。
在当时,电视剧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人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西游记》的导演杨洁,也是中国第一代的导演。
经过核计,两部名著的拍摄总预算,各自为300万元。
那个时代的300万元,至少相当于今天的1.5亿元。
央视一下子拿出3亿,如此大笔的资金,也算是斥巨资了。
经过筹备,1982年2月25日,《西游记》剧组成立,并于7月试拍了《除妖乌鸡国》一集,于当年国庆节在央视播出,广受好评。
1982年到1985年,杨洁导演拍完前十一集,但后期制作以及配音等事情还未完成。
期间,《偷吃人参果》、《计收猪八戒》、《三打白骨精》、《祸起观音院》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反响热烈。
此时,300万的资金已经快用完了,但《西游记》原定30集的剧情,现在拍摄还未到一半。
结果,就有不少人开始疯传,剧组根本没认真拍摄,纯粹是拿着国家的资金四处游山玩水。
为此,央视还专门派出调查组进行了调查。这一调查,发现剧组确实很艰难,用的是二手的相机拍摄,各种设备也不完善。
《西游记》是实景拍摄,期间剧组辗转了全国26个省市,资金大部分都是花在了出行住宿和服化道上面。
演员的片酬很低,饰演《西游记》孙悟空的六小龄童,原定片酬是100元一集,实际上25集拍完后,片酬都没有2000块。
调查组回去后,杨洁导演天天跑到央视,找领导寻求资金帮助。但此时的央视也是“囊中羞涩”。
在杨洁导演来之前,同时拍摄的《红楼梦》剧组,因为遵从原著建造大观园,宁国府,荣国府等建筑,资金短缺,早早就向央视申请资金,拿到了央视咬牙批的300万元。
《红楼梦》剧组捷足先登,此时杨洁导演再去申请,央视也只能有心无力了。
最终,央视领导开会决定,《西游记》剧组停止拍摄,补齐已拍摄剧集的镜头,尽快收尾。
杨洁导演精心筹备了多年,不甘心就此止步,她多次找领导沟通,最终领导松口:
《西游记》可以继续拍摄,但央视不再提供资金,剧组找到资金,就可以继续拍摄。
无奈,剧组众人只好向社会各界求助,印宣传单,托朋友宣传,央视也收到不少观众的“捐款”,但是这些资金跟300万相去甚远。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李鸿昌站了出来。
李鸿昌老师,1930年出生于中国河北省保定市,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事政治大学,1963年授大尉军衔。
《西游记》开拍不久,李鸿昌进组,担任剧务副主任和制片副主任的职务。
因演技精湛,杨洁导演还特地请他出演《西游记》中的角色,也就是“蜈蚣精”百眼魔君。
因资金短缺,剧组往往是一人饰多角,李鸿昌老师还饰演了黑狐精,接引佛祖与天竺国大臣,天竺国侍从,玉华洲客商等角色。
在朋友的介绍下,李鸿昌找到原铁道兵团一师转业干部回金龙。又在回金龙的帮助下,李洪昌拉着徐少华,多次找到中铁十一局洽谈合作。
之所以要带着徐少华,是因为当时已播出的《计收猪八戒》中,唐僧的扮演者徐少华一出场便广受大众喜爱,带着他多些成功的机会。
最终中铁十一局决定投资300万元帮助剧组继续拍摄,条件便是在录制单位中,加上铁道部十一工程局的名字。
中铁十一局的雪中送炭,让《西游记》剧组起死回生。之前拍摄的剧集也开始了特效和配音的后期制作。
1986年春节期间,央视陆续播放了《西游记》前11集的剧情,当时片尾就出现了“中央电视台 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 联合录制”的字样。
同年,剧组重新拍摄了《除妖乌鸡国》,补拍了因资金短缺未拍完的《大战红孩儿》。
另外七集也顺利拍摄完成,其中就包括了《趣经女儿国》、《三调芭蕉扇》、《孙猴巧行医》等剧集。
谁知,伴随着物价上涨,景区收费,资金比预计花得要快很多。原计划拍摄30集,无奈只能忍痛裁掉5集,最后我们看到的《西游记》只有25集。
裁掉的5集,分别是“险渡通天河”、“真假美猴王”、“受阻狮驼岭”、“收伏青牛怪”和“救难小儿城”。
好在,它们在1998年《西游记续集》中得以补拍。
《西游记》能够成为经典,成为一代人的美好回忆,多亏了李鸿昌老师拉来的300万资金,说他是86版《西游记》的救星亦不为过。
特别要提的是,李鸿昌老师在《西游记续集》中也有参演,在片中扮演比丘国的驿官和泾河渔夫。此时的李鸿昌老师虽然已经68岁,演技依旧精湛。
2003年2月12日,李鸿昌老师在济南因病逝世,享年73岁。
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他对《西游记》剧组的重大贡献,扮演的经典角色,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唐僧师徒四人历经磨难才成佛,《西游记》这部剧也是历经了千难万险才得以和观众见面。
让唐僧师傅四人成佛的,不仅仅是取到的经书,还是取经的那条路,和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
让86版《西游记》成为经典的,也不仅仅是观众,更是杨洁导演的精心打磨,以及一众演员为了艺术的用心付出,和各界人士的鼎力相助。
凡事只要一丝不苟,就能与众不同。充斥着“工匠精神”的《西游记》,自然经典永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