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金陵毒酒案,投毒者詹氏兄弟,最终两名日本军官被毒杀

侯哥谈历史 2025-04-12 10:45:55

日军大佬和南京那边伪政府的头头脑脑们要搞个饭局,咱们得琢磨琢磨,要不要派特工去,给他们下点毒,干掉几个敌人?

蒋介石稍微想了想,就点头同意了,这样一来,“金陵毒酒案”这个大事儿就算拉开了序幕。

没想到这案子的结果跟蒋介石预想的大相径庭,到底是咋回事?这背后的秘密又是什么呢?

【奉命卧底,立志报国】

蒋介石打算派出的这位顶尖特工,他的名字叫詹长麟。

他有好几个不同的角色,最关键的两个,一个是日军大使馆里打扫卫生的伙计,另一个则是潜伏在国民党军统里的间谍。

1934年那会儿,有人给他牵了条线,让他去给日本人打下手。那时候,那地方还叫公使馆,不是现在的大使馆。

他到那地方主要是为了赚点外快,但没想到才干了半个月,就有人请他到茶馆“聊聊”。

约他见面的是赵世瑞,他是首都警察厅特警科里负责外事的那组组长。

这个人之前就把詹长麟的背景摸得一清二楚,晓得他是个退役的老兵。于是,他就跟詹长麟掏心掏肺地聊了一番,摆事实讲道理,最终说服詹长麟,让他成为了卧底。

打那以后,詹长麟就算是进了军统的老底子“复兴社”,他给自己弄了个编号65,还另外起了个名儿叫袁露。

我的任务就是抄下日本人的来信,然后把里面的消息告诉复兴社,因为这样,我每个月可以挣到十块银元。

那时候,一百斤装的洋面一袋才卖三块银元,这收入也相当可观了。

詹长麟以前很受信赖,主要是因为他性格实在,做事又勤快,正好对上了日本人的胃口。

不过呢,因为当初是王高科把詹长麟带进去的,但后来王高科公开当上了国民党的官,这样一来,詹长麟也跟着被怀疑上了。他被抓起来,好好地被审问了一顿,还挨了打。

幸运的是,他坚决否认到底,日军看他不像是在说谎,于是就没再继续深究。

詹长麟这人真够胆,他非但没打算自己开溜,反而为了把工作做得更顺手,干脆把他哥詹长炳也给拉进来了。

从那以后,他们俩就搭档成了一个小团队,一起给复兴社送消息。

那时候的他们,仅仅把这事当成一个差事来干。但到了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了南京,他们的所作所为实在让人忍无可忍,彻底点燃了大家心中的抗日怒火。

那时候,日本军队对南京进行了长达42天的残忍杀戮,总共有30多万无辜居民惨遭毒手。整个南京城,遍地都是尸体和破败的建筑,惨状触目惊心。

因为他们两兄弟在公使馆做下人,胳膊上戴着日本佬给的“维持会工作人员”的白布条,就这样,他们和家里人奇迹般地躲过了一难。

但这种“杀人者的同情”,他们并未买账,一丝感激之情都未涌现。相反,周围遍地都是的残忍场面,让他们怒火中烧,心底悄然种下了要报仇的念头。

一方面,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在日军攻占南京之后,还是一次次冒险给复兴社,还有后来成立的军统送去重要情报。

另一方面,他们一直都在盼着有那么个时机,能让那些狠心的日本鬼子吃个大亏。

没多久,他们的好运在1939年6月就悄悄出现了。

【截获情报,决定下毒】

那时候,军统那边正忙着整理詹长麟两兄弟递交过来的消息。可随着阅读的深入,负责审阅的人的脸色渐渐阴沉了下来。

情报指出,1939年6月10号那天,日本领事馆要办个挺重要的派对。

这次聚会上,来了不少大人物,像是日本外务省的二把手清水留三郎,还有驻扎在南京的日本军队头头,以及一些汪精卫政府的叛徒,他们都得一块儿陪着。

要是詹长麟能在那个宴会上动手脚,给那些坏蛋们来点“特别调料”,那他们可就全栽了!

得好好琢磨一下这事儿,像这样档次超高的宴会,安保措施铁定是相当到位。

如果詹长麟真的成功下了毒,那他想要毫发无损地脱身可就难了,国民党那边也会痛失一个深藏已久的关键间谍。

碰到这种抉择,蒋介石很快就点了头,军统那边也立马动手制定起了计划,同时还找上了詹长麟两兄弟,问他们想不想接下这活儿。

针对这事儿,詹长麟两兄弟心里头其实觉得蒋介石和军统局挺狠心的。但转念一想,这是个为国效力的好机会,他们俩二话不说,就毅然决然地接下了这活儿。

因为日本人特别喜欢绍兴老酒,特别是“老万全酒家”里头的那些好酒,所以国民党那边就想了个法子,打算让詹长麟在给他们的酒里动手脚。

6月10号傍晚大约6点的时候,詹长麟瞅准大家都没留神的空档,悄悄掏出了詹长炳之前买的那瓶毒药。

接着,我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药粉混进了一坛酒中,随后把那坛酒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藏起来。之后,我走去跟管家说,自己肚子疼得厉害,宴会结束后恐怕得去医院瞧瞧。

随后,在客人快要到的那会儿,他再次把那坛有毒的酒取出来,一一往每位来宾的杯子里倒了一些,打算这样实施他的毒计。

宾客们全都坐定之后,他就悄悄溜到后台,准备结束手头的工作撤走了。

真挺遗憾的,那场宴会到场的大多数都是日本的高官,还有汪伪政府里那些卖国求荣的家伙,而那些真正在中国带兵的日本将领,几乎都没现身。

这里面说的是这次下毒的主要对象,也就是日本在华中地区的军队头头。

但说到底,那杯毒酒一旦倾倒,这事儿就没法挽回了。

看到客人们一个个入座,马上就要喝下毒药了,詹长麟两兄弟吓得直冒冷汗,脸色惨白。他俩赶紧去找管家,想求管家带他们去医院瞧瞧。管家一看他俩这模样,也没多问,爽快地就答应了。

于是,两兄弟蹬上自行车直奔江边,动手做了个简易逃生小船,赶着去跟已经安排好转移的家人碰头。

当那几个人刚到江中心,追他们的日本鬼子就火急火燎地赶到了,显然宴会那边已经闹出了乱子。

那时候,船上有三个人,他们都不会水。一看逃跑没戏,都打算跳江自我了断了。可巧的是,就在这时天越来越黑,竟然让他们侥幸逃过了一劫。

等那三个人好不容易上了岸,腿都还在打颤,一看就知道刚才的情况有多吓人。

大家一开始都以为,喝了那杯毒酒的人,肯定没救了。

出乎意料的是,那毒药的威力并不像大家以为的那么厉害,结果在那场宴会上,就两个人丢了性命。

到现在,我们也只能感慨一句“坏人总是活得久”。

没问题,事情是这样的,虽说成果不咋显著,但在那么重要的一场宴席上,日本人竟然被人给下了毒,这事儿确实让他们有点丢面子。

紧接着,一场“翻箱倒柜”的大搜查开始了,詹氏兄弟这下可真是站在了风口浪尖上,处境相当危险。

【顺利撤离,安享晚年】

詹家两兄弟刚撤走没多久,日本军队就在南京城里头搞起了大规模搜捕行动。再加上那些汉奸瞅准机会捣乱,趁机敲诈勒索,结果前后加起来,差不多有近一千人被抓了起来。

这里面,詹家两兄弟和王家的亲戚也被卷了进来,他们被捕以后,大多都经历了残酷的审讯折磨。

詹家两兄弟也曾琢磨着带上亲戚们一起走,但这事儿太关键了,要是能成,就能狠狠打击一下日本鬼子侵略咱中国的势头。

所以,咱们得捂紧消息,绝对不能泄露半点。这样一来,最后能告诉的人自然就少了,免得行动中出现啥纰漏。

话说回来,日本人做的事情那么狠毒,就算把咱们的兄弟姐妹都带走了,那也没用啊。毕竟,咱们不能把街坊邻居、同学朋友全都带着跑吧?

日军想要显示威风,总能找到个目标来下手。

说完了城市里的故事,咱们现在回头看看詹家两兄弟的情况。

那时候,他们先是在乡下找了户农家藏身,躲躲藏藏过了些日子。后来,军统那边有了安排,他们就在6月25日那天,亲手给日本人送去了一封信。

信里头大概是这样说的,

你俩坏事干了一大堆,全国人民都对你们咬牙切齿。这事儿就咱俩干的,别扯上其他人。

他们说自己已经抵达上海,日本人检查后,发现那封亲笔信上的邮戳确实是上海的印记,结果就天真地相信了他们的话。

我的注意力被上海那边给拽走了,压根没想到,两家老人其实悄悄躲在南京的乡村里头呢。

过了一年多时间,两家人动身去了上海,那时候,日本人就是想找也找不着他们了。

之后,军统那边给两家子提供了一些帮助,像是给钱啊,或者给官做之类的。但经历了之前那档子事儿,詹家两兄弟算是看透了蒋介石和国民党那些人的冷酷无情。

于是,他们最终选择离开了军统,也没接受去台湾的邀请,而是决定呆在大陆,过得还挺自在逍遥。

这就是“金陵毒酒案”的全部经过。虽说这案子在名气上不算响当当,但詹氏兄弟那份为国家挺身而出的勇气,真心让人佩服。

另外讲讲,要是那些被下毒的人都真的没了命,那这次行动也算挺狠的。说到底,问题不在詹氏兄弟那儿,而是出在毒药本身。

詹家两兄弟到底用了啥毒药呢?为啥他们下了毒,看起来倒了一片人,结果最后只死了俩?

【毒药与用毒】

说到那瓶毒药,现在大家伙儿主要猜的是三种东西:“阿托品”、“蒙汗药”还有就是“氰化钾”。

“阿托品”这东西,说它是药也行,说它是毒也对。要是拿它当药用,能帮咱们减轻肚子里的那种绞痛感。

但要是血液里阿托品的含量超过了0.02%,人的内脏就会出血,肺和脑子也会肿起来,最后就会导致死亡。

人死后,通常会看到脸蛋变得红红的,眼珠子睁得大大的,还有身体里的粘膜也变得很干。要是进行尸检的话,这些特征都挺容易看出来的。

早些时候的一些新闻报道里,大家普遍觉得詹氏兄弟那时候用的是阿托品,就拿《南京沦陷八年史》这本书来说吧。

这款药挺容易搞到手,吃了也不会立马要命,还能给人留出逃跑的机会。

大家猜想的另一种毒药名叫“迷魂桃”。

这种药物其实也能当毒药使,但要是用量太多,人就会直接没命。它的效果跟阿托品有点像,吃了之后不会立马死掉,而是会拖上好一阵子。

这种毒药有个挺特别的地方,就是人喝了以后,很快就会像喝醉酒那样,最后就在那种迷迷糊糊的状态里慢慢没了气。这样一来,就能很好地瞒过那些守卫,让他们不容易察觉。

王正勇,王高科的儿子,始终坚称詹氏两兄弟用的就是那种毒药。

他提到过,自己年轻时曾学过一阵子中医,对这块儿挺有研究的。

说到第三种猜想,最有可能的就是“氰化钾”这玩意儿了。

这毒药在全球都超有名,因为它毒性超强,既没颜色也没味道。它起效特别快,每次只需要用一点点,简直就是军统特工们的理想选择。

詹氏兄弟回想起,他们那时候用的那个装毒药的瓶子,上面明显刻着“USA”这三个英文字母,意思就是这药是从美国那边弄来的,挺像是氰化钾这类东西。

因为这是根据我个人的回忆,所以很多人更愿意相信这种说法。毕竟,这事挺让人纳闷,氰化钾那么厉害的毒药,怎么偏偏就只害了两个人呢?

关于这事儿,詹长麟之前也给过说法,他讲那时候给在座的每个人都斟了酒后,剩下的毒酒还没用完呢。

接着,他就往好几道菜里都加了点那个,而那俩中毒死掉的人,估计是吃了不少那些加了料的菜。

对于其他人嘛,可能那时候他们有点放不开,酒几乎没动,菜也没咋吃,就这样碰巧躲过了一劫。

说实话,这次下毒计划没成功,主要原因之一是国民党那边大意了,给的那毒药,效果根本没那么神乎其神。

另外,主要原因是詹氏兄弟原本只是干些搜集情报的活儿,他们压根儿没接受过军统里那些关于怎么下毒、怎么暗杀的专业训练。

在除掉汉奸和日本鬼子这方面,军统那可是相当有一套。像那些出了名的大汉奸,比如张敬尧、殷汝耕、石友三还有王克敏这些人,他们都曾是军统精准打击的目标,被搞得没法再蹦跶。

据说,在1937年到1941年这几年时间里,军统那边悄悄进行了不止150次的暗杀任务。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他们干掉的汉奸,大大小小的加起来,有好几百人呢。

这些除掉叛徒和日本侵略者的行动,意义重大。它们让不少背叛国家、追求私利的叛徒变得极度恐慌,削弱了他们的狂妄势头,同时也让许多人打消了当叛徒的念头。

军统不仅对付汉奸,还动手暗杀日本鬼子。1939年8月那会儿,有个叫李昌德的,他就悄悄给19名日军下了毒,事儿办完后,他还全身而退了。

1940年的时候,邱国锋干掉了日本天皇的一个特使。到了1941年9月,江志强拉响了炸弹,跟那些日本宪兵一起上了西天……

抗战那会儿,咱们是为了保卫自己家园在打,所以用的那些法子都是对的,军统干的那些事儿,挺靠谱的。

但后来,戴笠帮着蒋介石搞独裁,居然也对自家人用上了那套手段,这实在让人没法忍。所以嘛,对这事儿咱们得一分为二地看,虽然是同样的做法,可用在不同的地方,性质就大不一样了。

回头瞅瞅历史,那些一开始就想靠侵略或独裁来打仗的,最后往往都没啥好果子吃。

由于这些人选择了与正义背道而驰的道路,他们必然会面临不断的对抗。在如今这和平的岁月里,我们应当倍加珍惜这份安宁,远离战争的纷扰。

遇到难关,咱们得挺身而出,不能乖乖等着被收拾。只有这样拼一把,才算没白继承祖宗留下的那股子劲儿,一块儿把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安安稳稳。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