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人文社
编辑 | 人文社
——【引言】——
在我党的成立道路上,涌现出了众多杰出人物,在这些前辈当中有这样一位传奇女性。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她勇敢地踏上了革命的道路,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革命赞歌。
毛主席曾给予她极高的评价,称她是我们党唯一的女创始人。
就在她风华正茂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却让这位女英雄的生命戛然而止,临终前她的嘴里被塞满了砂石。
志存高远
1895年,一个特别的女孩,在湖南溆浦县城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诞生了。
谁能想到,这个出生在封建旧社会的女孩,日后竟成为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幼年的向俊贤聪颖好学,8岁便打破溆浦县女子不入学堂的陈规,成为全县第一个入学女童,她的成绩优异,从小她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女英雄。
1912年,向俊贤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从此开启了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人生篇章。
在求学期间,向俊贤积极参与爱国运动关注国家大事,为了提醒自己时刻保持警惕,她果断改名为“向警予”,表达了对封建思想和旧势力的反抗之心。
毕业后,年仅21岁的向警予回到家乡创办了溆浦女校,在这所男女同校的新式学堂里,她大力提倡男女平等反对封建陋习。
溆浦女校的创办,让向警予在推动妇女解放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但她并不满足于此,她意识到妇女解放绝非一城一地之事,而是关乎全中国女性的命运。
那么,向警予又是如何从一名地方女校校长,成长为中国妇女运动的领军人物的呢?
赴法勤工俭学
1918年,一个名为新民学会的进步团体在长沙成立,这个由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发起的组织,吸引了一批热血青年的加入。
新民学会创办的第二年,向警予就加入其中,成为了最早的女会员之一,在这里她经常与毛泽东、蔡和森讨论解救中国的方略,思想得到进一步升华。
与此同时,一个更加振奋人心的消息,也在新民学会传开:
“留法勤工俭学,为革命寻找真理!”
向警予的心被这个机会点燃了,1919年底,她与蔡畅等人组建了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并于当年12月启程前往法国,开启了追寻革命真理的新征程。
在法国蒙达尼小城,向警予与蔡和森相识相知,志同道合的两人很快确立了革命伴侣的关系。
他们一边做工赚钱,一边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猛看猛译”,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实践,完成了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
1920年6月,向警予与蔡和森在蒙达尼简单的举办了一场温馨的婚礼。
“向蔡同盟”,不仅是两个人对爱情的忠贞,更是对革命理想的共同追求,他们的结合在留法学生中引起轰动。
革命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的,1921年,蔡和森因被局遣送回国,不久后,向警予也随之回到祖国。
投身国内革命事业
向警予回到祖国的怀抱后,毅然加入了我党,自此她的人生轨迹与中国革命的命运紧紧相连,她积极投身到党的建设和妇女运动事业中。
她与蔡和森等留法归来的同志,怀着“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的雄心壮志,着手筹建党的早期组织。
向警予以非凡的才干和卓越的领导力,很快成为妇女运动的领军人物,她领导成立了妇女解放协会,会员人数达到30万之众。
1923年6月,向警予光荣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成为党的最高领导机构中唯一的女性成员。
此后,她又连续担任中央妇女部部长,领导全国妇女工作,两年后,向警予与蔡和森一起,成为中共历史上第一对双双进入中央委员会的夫妻档。
在向警予和她的同志们的不懈努力下,中国共产党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成为拥有数万党员的全国性政党。
党的力量不断壮大,革命的火种越燃越旺,1936年,毛泽东在与一名美国记者会议这段历史时,是这样评价向警予的:
“向警予是我们党唯一的女创始人。”
作为我党唯一的女创始人,向警予以她的智慧和勇气,站在革命的浪潮当中。
坚守武汉阵地不畏牺牲
1927年的武汉,风云变幻硝烟弥漫,一位身材瘦小面容坚毅的女性,正在用她的勇气和智慧,书写着一段惊心动魄的革命传奇。
她就是向警予,我们党唯一的女创始人,就在这一年4月,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
会议期间,国民党反动派以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大肆抓捕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向警予毅然决定留在这个革命的最前线,坚守阵地继续战斗。
为了掩人耳目,向警予化名“夏易氏”,奔走于武汉三镇,秘密联络党组织指导地下工作。
她时而化装成贩夫走卒,时而伪装成富家小姐,机智地躲避着敌人的追捕。
向警予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武汉地下党的前进之路,尽管处境艰难,但向警予从未动摇过革命的信念。
她亲自指挥武装斗争,在她的带领下,武汉的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向警予的勇敢和智慧,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地下党员亲切地称她为“夏大姐”,工人群众则尊称她为“革命的老祖母”,这些发自内心的称呼,饱含着对向警予的敬仰和爱戴。
就这样,向警予与武汉的地下党员并肩战斗,共同经历了革命的低潮和考验,然而,就在此时更大的危机正在逼近。
1928年1月,叛徒出卖了向警予的行踪,国民党反动派对她紧追不舍,在这危急关头,向警予会如何选择?
壮烈牺牲
彼时,武汉的地下党组织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向警予不幸被捕,面临着敌人的严刑拷打。
在敌人的审讯室里,向警予大义凛然,坚守党的秘密,宁死不屈服。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高贵品格,即使在刑讯逼供的痛苦中,向警予也没有透露半点党的机密。
她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革命者的尊严。
1928年5月,向警予被押赴刑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的革命口号,表达了对党和革命的无限忠诚。
敌人为了阻止她的呐喊,残忍地将她的嘴里塞满砂石,向警予的革命意志,怎么也无法被砂石所掩盖。
就这样,这位年仅33岁的女英雄,在枪声中倒下了,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个血染的五月。
她的牺牲宛如中国革命史上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将永远在后人心中熠熠生辉。
向警予的英勇就义,震撼了无数革命者的心,她的丈夫蔡和森,在悼念文章中满怀深情地写道:
“伟大的警予,英勇的警予,你没有死,你永远没有死,你不是和森个人的爱人,你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
1939年三八妇女节时,毛泽东在延安发出号召:
“要学习大革命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
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无数共产党人都以向警予为榜样,在艰难困苦中砥砺前行,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革命的丰碑。
如今,让我们缅怀向警予烈士,更要继承她的革命精神,向警予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她的事迹感动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向警予虽然离我们远去,但她的精神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
每当我们回望历史,都会被这位女英雄的事迹所震撼和感动。
向警予用生命点亮的革命火炬,必将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携手前进,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资料:
【1】北京日报——难从海国问红妆
【2】华声在线——牺牲时仅33岁,来自湖南的她被称为“革命的老祖母”……
【3】齐鲁壹点——毛主席称她为“我党唯一女创始人”,英年牺牲太壮烈
【4】京报网——中国共产党“唯一的一个女创始人”,毛泽东缘何这样评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