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巴铁遭灭国危机,我国出手相救,毛主席:限印度72小时内撤军

双好的是乐 2025-04-12 02:44:29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65年,巴基斯坦遭遇印度进攻,其重镇拉合尔被围,首都伊斯兰堡处境十分危险,整个国家也因此陷于生死一线之间。

就在这危急关头,来自东方的一抹曙光瞬间照亮了巴基斯坦——毛主席霸气对印度喊话:72小时内必须撤军!

毛主席此举不仅拯救了巴基斯坦,更是和巴基斯坦结下了深厚地情谊。

那么,巴基斯坦为何会陷入灭亡的窘境,我国又是依靠的什么逼迫的印度退兵?

站错队的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在1965年陷入的窘境,可以说是历史和大国博弈相互错杂交织的最终果实。

1947年,统治和维系了数个世纪之久的英属印度在历史的车轮下轰然解体,随后,在这个倒塌的殖民地上,又相继建立了两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巴基斯坦和印度。

作为大英帝国在南亚最为有力的继承人,印度几乎继承了原先英国留下的所有资产,包括广袤肥硕的土地和密集的人口。

巴基斯坦相对印度来说,不仅土地面积狭小,甚至就连人口也远不如印度,因此,自巴基斯坦诞生以来,就在不断地思考如何避免自己被印度所吞并。

当然,巴基斯坦也并非没有目标,在一开始他的外交政策就是亲西靠美,取得西方世界的支持。

而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巴基斯坦在上世纪可谓是将身体鞠到了地上,不仅在外交上倒向美国,还和美国同声连枝对我国进行施压,更是多次在国际社会上公开和我国唱反调。

原本巴基斯坦的本意是想要利用西方来牵制和制衡印度,但西方的反应却无情地击碎了巴基斯坦的幻想。

由于国家体量的不足,西方从一开始就没把巴基斯坦放在眼里,即便是其多次放低姿态靠拢美国,也不足以改变西方的态度,不仅是美国,甚至就连苏联也主动拉拢印度,将巴基斯坦放到了一边。

这种在国际上的尴尬处境,瞬间就让巴基斯坦清醒了过来,重新调整了自己的外交政策。

改变政策留下后手

1960年,巴基斯坦开始主动地和我国缓和起关系来,在这一年里,巴基斯坦多次主动地提出和我国就边境争议地区谈判,不仅如此,在次年,巴基斯坦还在我国重回联合国这一历史性投票上投下了关键性的赞同一票。

到了1963年的时候,巴基斯坦更是一次性归还了我国将近5300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在历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一种行为。

而我国也用实际行动证明,巴基斯坦的豪赌并没有错。

1965年,坊间突然有传言,称巴基斯坦的卡奇沼泽蕴含有大量的石油。

这一消息,立即就让印度燃起了侵略的野心,当年下半季度,印度媒体全面宣传将克什米尔地区形容成了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随后印军再下一招,目的直指巴基斯坦的北部重镇拉合尔,一旦这座城市沦陷,那么巴基斯坦的首都将会毫无阻碍地暴露在印军的视线之中,显然,印度此次战争的目的就是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印巴问题。

而面对印度的猛攻,国贫民弱的巴基斯坦似乎一时之间也没了办法,但就在巴基斯坦濒临灭亡的关键时刻,我国向其伸出了援手。

在那一年里,《人民日报》上赫然刊登了印度侵略巴基斯坦的新闻。

随后毛主席更是以这篇报道为基石,在9月中旬给印度政府发布了警告,要求其必须在9月22日之前,也就是三天内撤除所有在锡金边境上的设施,否则将对印度采取军事行动。

印度方面在收到警告之后,一方面担心陷入两面作战的尴尬处境,一方面又害怕会再度上演1962年的惨败,于是拆除了在中国境内的所有军事设施,同时也放缓了对巴基斯坦的进攻。

随后几天后,联合国正式下场,印巴全面停战。

中巴盟友谱写新代春秋

这件事之后,巴基斯坦彻底改变了以往亲近西方的态度,开始一门心思地为我国谱写的新时代篇章注入属于自己的活力。

如今,巴基斯坦已然成为了我国一带一路伟大项目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中转国,它的存在,让西方众多国家看到了中国和平的决心和善意,也让他们见识到了包容和团结力量。

而这一切,都是源于几十年前,国家和伟人的高瞻远瞩。

即便毛主席老人家早已仙逝,他的策略和眼光依然在庇护着我们,指引着我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参考资料:

凤凰网视频: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中,中国给予了巴基斯坦怎样的支持?

百度百科:印巴分治

百度百科:1965年巴基斯坦总统访华,密谈中得到我国的承诺,回国后底气十足

趣历史:第二次印巴战争期间 中国对印度下的最后通牒是什么样的

红色文化网:后沙月光:毛泽东当年最后通牒,粉碎印度2.5战争鬼话

0 阅读:201

双好的是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