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西部沿海地区爆发的血腥冲突已导致逾1300人丧生,其中平民伤亡占比超六成。
这场被外媒称为“系统性屠杀”的暴力事件,不仅引发联合国安理会紧急磋商,更让美英罕见同声谴责。土耳其媒体则抛出惊人论断,将矛头直指伊朗,使得地区势力博弈再度浮出水面。
面对国际社会强烈声讨,叙利亚过渡政府总统朱拉尼紧急宣布成立七人国家调查委员会,承诺彻查事件并严惩责任人。然而分析人士指出,涉事武装派系多为极端组织成员及外国通缉犯,司法震慑恐难奏效。
美国国务卿与英国外交大臣相继发声,要求叙利亚当局切实保护少数教派安全,强调“手上染血者必须付出代价”。朱拉尼政府显然意识到,若无视西方阵营压力,或将面临更严厉制裁。
在这场舆论战中,亲土耳其媒体《自由报》抛出争议性报道,指控伊朗与以色列暗中策动前政府军搅局。虽然该说法未出示证据,却精准触达中东地缘政治痛点——作为叙利亚过渡政府背后支持者,土耳其近期已派遣装甲部队越境维稳,此时转移矛盾焦点,既能减轻盟友压力,又瞄准了伊朗地区影响力的消长。
观察家注意到,利雅得对朱拉尼政府的支持,与其说是认可现政权,不如视为制衡“抵抗之弧”的战略布局。随着伊朗系武装在近年冲突中实力受损,地区力量正经历微妙再平衡。叙沙近期频繁的外交互访,恰印证了这场无声的权势重组。
国际社会聚焦叙利亚之际,各方表态已超越事件本身,折射出中东复杂的代理人角力。当平民生命沦为地缘筹码,真正的和平曙光或许仍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