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三国》第7回:赴邺都骆统陈词克上庸徐晃斩将

鹏程说过去 2025-04-13 22:16:52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

且说孙权因荆南战事吃紧,召集文武商讨。谋士吕范曰:“大王出兵十几万,争夺荆州,丧师失地,得不偿失。为今之计,不如放弃零陵、桂阳二郡,大军撤回本土,据江守国,诚为万全之策。”孙权闻言不悦,沉默不语。谋士顾雍启奏曰:“荆州兵连祸结,曹操坐镇中原,举足轻重,莫如遣一辩士,游说曹操起兵进攻汉中:襄阳,遂刘备腹背受敌,顾此失彼,自可相机破敌。”孙权闻言,遂以骆统为使,出使魏国。

顾雍字元叹,江苏苏州人。为人密重,有长者之风,大臣之范,深得孙权亲重,凡事多言听计从。

顾雍

骆统字公绪,浙江义乌人。为人聪明绝顶,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当下奉命北上邺都,觐见魏武帝曹操。

且说曹操在邺都建号立国,以曹休、曹真、夏侯尚、司马懿镇守四方边疆,邺都一片歌舞升平。每日流连于饮酒作乐,自觉赏心悦目,对于孙权、刘备荆州之争,熟视无睹。

骆统上殿觐见曹操,行礼毕。曹操耻笑骆统曰:“汉、吴交兵,陆逊被刘备逼至零陵,汝欲为说客,说动朕出兵解困尔?”骆统不卑不亢,从容曰:“去年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有席卷许、洛之势,吴王差遣吕蒙北击荆州,使关羽回师。不然,陛下如何在邺都安然登基即位。今刘备若独霸荆州,趁机攻灭吴国,唇亡齿寒,请陛下三思。”曹操纵声大笑曰:“刘备、孙权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朕坐收渔翁之利,何乐不为。”骆统曰:“刘备若征服吴国,自建业、襄阳、汉中三路出师北伐,陛下顾此失彼,如何安身立命。为今之计,陛下调兵遣将,乘虚攻取汉中、襄阳,进可以夺取荆益二州,退可以屏障中原,请陛下当机立断。”曹操闻言曰:“兴是动众,攻城掠地,朕自有主张,请回复汝主,必须立即上表称臣,如此,朕不会坐视刘备坐大,自然用兵荆益。”

骆统回报孙权,具言曹操之意。孙权无奈,别无良策,遣使上表称臣。曹操大悦,召集文武大臣商讨进兵之策。文武大臣,各抒己见,莫衷一是。骠骑大将军曹仁奏曰:“刘备当世英雄,有图谋天下之志,若吞并吴国,必对本国不利。当务之急,出兵征讨刘备,使其首尾难于兼顾。”曹操曰:“何处进兵为宜?”曹仁对曰:“蜀道险阻,易守难攻,莫如用兵襄樊,收复失地。”曹操从其计策,令曹仁率部将王生、常雕率军开赴宛城,节制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并令征东大将军曹休遣一军助战。

曹仁字子孝,安徽亳州人,魏武帝曹操从弟。为将严整奉法令,善使一口大刀,时人称其有贲、育之勇,屡从征战,每独当方面,咸有效劳,为魏国军方二号人物,军中地位在四征大将军之上。

当下曹仁率军抵达宛城,夏侯尚迎入辕门,于时折冲将军乐进亦奉征东大将军曹休之令,率军五万至宛城会合。曹仁升帐发令,夏侯尚与监军贾诩、参军满宠、大将徐晃、文聘、乐进皆侍立两边。曹仁曰:“奉圣上之诏,出兵反攻襄樊,众将有何妙策,”

监军贾诩曰:“风闻关羽已自江陵回师襄阳,戎备森严,不可动摇。不如采取声东击西之计,以偏师佯攻襄阳、樊城,却以主力突袭上庸,威协益州后方,使刘备疲于奔命”。曹仁曰:“夺取上庸,益州震董,此计甚妙。”

贾诩字文和,甘肃武威人。经权达变,算无遗策,有良、平之奇。曹仁采纳贾诩之计,令文聘、乐进虚张声势,进攻襄樊,以夏侯尚、满宠、徐晃,常雕率兵奔袭上庸。

夏侯尚字伯仁,安徽亳州人,夏侯渊之侄。有筹画智略,善使一口大刀,深得夏侯渊真传,尤其回马刀法,更是青出于蓝,令人防不胜防。当下夏侯尚令徐晃为前锋,率精兵三万,直取上庸。

徐晃字公明,山西洪洞人。性俭约畏慎,持军严整,有周亚夫之风。用兵敢于深入,善使大斧,武力高强,不在典韦、许褚之下。

且说上庸位于三国之交界,南出长江,北入中原,向西屏障巴蜀,向东支援荆湘,群山环抱,地势险阻,易守难攻,素有“一将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可谓用武之地。自刘封、孟达、王平率部增援关羽。诸葛亮以上庸重镇,保荐严颜、吴懿二将率兵镇守上庸三郡九县。

夏侯尚

严颜是重庆忠县人,年已花甲,使大刀,挽强弓,勇悍过人。闻魏国大军犯境谓副将吴懿曰:“魏军悬师远来,当迎头痛击,使其不敢正视上庸。”吴懿谏曰:“上庸为益州之门户,若有闪失,成都震动,莫如坚守不战为宜。”严颜不悦,自率五千精兵出城迎敌,以吴懿守城。

吴懿字子远,河南开封人。为人高劲,善使长枪,弓马娴熟。见严颜领兵出战,急上书成都告急,并在城外修建十重围堑、鹿角,拱卫城池。

徐晃率军,长驱直入,不料前面一军挡住去路,为首一将,白发苍苍,正是汉将严颜。徐晃抡斧出阵,严颜举刀迎战,两将交锋,斧劈刀砍,针锋相对,大战五十回合,严颜气力不加,抵挡不住,拔马而走,不料马失前蹄,将严颜掀落于地。徐晃赶至,手起斧落,一斧斩杀严颜,挥军掩杀,直至上庸城下。

吴懿见魏军挑着严颜首级,大惊失色,下令加紧守御。不料徐晃下令强攻,身先士卒,亲冒矢石,一马当先,率军一鼓作气,连破十重围堑鹿角,遂攻陷东门,魏军如潮水般杀入城中。吴懿见情势不妙,跃马挺枪,于乱军之中,杀出一条血路,望成都方向逃亡。

严颜战死,上庸失守,益州大震,成都城内,世子刘禅急召诸葛亮、李严、黄权商讨对策。刘禅曰:“父王经略荆州,益州空虚,今上庸失守,成都门户洞开,如之奈何。”诸葛亮曰:“魏军避实就虚,夺取上庸,威胁巴蜀,实为心腹大患。而魏军主将夏侯尚、徐晃皆为魏国名将,非马超、张飞莫敌”

大将李严闻言,挺身而出曰:“汉中、剑阁重地,不可轻易调兵。某虽不才,愿提一旅之师,反攻上庸,收复失地。”刘禅大悦曰:“将军出马,上庸指日可复。”当下李严保荐关兴、张苞两人,随军出征。

李严字正方,河南南阳人。以文武才干知名,善使长枪,弓马娴熟,有万夫不当之勇。关兴字安国,山西运城人,关羽长子。少有令问,武艺超群,善使大刀,深得祖传刀法。张苞字定邦,河北涿州人,张飞长子,少年壮猛,武力绝伦,善使长矛,勇力骁果,固有乃父之风。

当下李严在校场誓师,以关兴、张苞为左右先锋,率军东进,正逢吴懿逃回,收拾残部,合兵一处,望上庸进发。

李严

却说关羽自回师襄阳,与王平、廖化会合,细作飞报,魏军调兵遣将,有所企图。关羽令众将加强戎备,又恐魏军别出奇兵,偷袭上庸,遂令孟达引一军开赴上庸。

且说魏军占据上庸,房陵太守申耽、西城太守申仪闻风请降,一时上庸三郡九县皆为魏军占领。夏侯尚率大军抵达上庸,徐晃迎接入城,夏侯尚见徐晃连破上庸城外十重围堑鹿角,由衷赞叹曰:“将军披坚执锐,一往无前,一举攻破上庸,比之孙武入郢破楚,不遑多让。”徐晃逊谢不已,夏侯尚以上庸乃兵家必争之地,汉军必全力来争,遂以满宠留守上庸,自率徐晃、常雕引兵驻守房陵,养精蓄锐,准备迎击汉军。突报汉将李严率关兴、张苞、吴懿引兵杀奔房陵,夏侯尚下令列阵迎敌,以逸待劳。

两军对阵,关兴拍马舞刀出阵,徐晃抡斧迎战,两将交锋,一个是初生之犊,大刀迅猛凌厉;一个是百战骁将,巨斧虎虎生风,斗三十余回合,关兴毕竟初上战场,经验不足,已落下风。张苞见状,挺矛杀出,夹攻徐晃。二人双战徐晃,刀矛配合默契,攻守有序,交锋二十回合,徐晃倍感吃力,拔马败回本阵。

夏侯尚大怒,横刀杀出,气势汹汹。关兴、张苞正欲迎敌,李严已经出马,挺枪战住夏侯尚,两将交锋,夏侯尚刀法灵巧多变,李严枪法沉稳雄劲,交马四十余回合,夏侯尚自知不敌,回马拖刀而走,欲以回马刀取胜。

李严素知夏侯家回马刀之厉害,当年汉中之战, 夏侯渊以回马刀斩杀张鲁麾下勇将杨任,尽人皆知。是以李严见夏侯尚拖刀而走,勒马收枪,不予追击。当下两军各鸣金收兵,李严回营,关兴、张苞曰:“夏侯尚已是黔驴技穷,为何任其逃走。”李严曰:“贤侄有所不知,此人回马刀十分厉害,吾自知无把握破解,不敢穷追。”关兴、张苞诺诺而退。

夏侯尚回营,谓徐晃曰:“李严枪法炉火纯青,无懈可击,关兴、张苞将门虎子,不可力敌,只能智取。”徐晃曰:“计将安出。”夏侯尚附耳如此这般。正是:

征鼓阵阵起干戈,烽烟滚滚动杀伐,

一刀一枪博功名,百战百胜有几人。

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三国演义》之中,夏侯尚好似无名小卒,不堪一击,无足轻重。其实正史之中,此人智勇兼备,出入内外,克上庸、战江陵,览其战胜攻取,不在曹真、曹休之下,不失名将之称。可惜英年早逝,不然,以夏侯尚智略、威望,对付司马懿,绰绰有余,何来高平陵之变,是以本回,夏侯尚之回马刀法令人惮忌,以李严之勇,曾经大战黄忠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败,犹不敢造次追击。

本文纯属娱乐!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