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央视怒批!“绝望的文盲”丢脸到国外,冯远征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小毕的日记 2025-04-04 15:49:14

内娱把明星捧得实在太高了,总觉得他们高高在上,其实有些明星根本“德不配位”。

男星

关于这个话题,翟天临必须榜上有名,其实他也算不上文盲,只不过是学术造假而已。

2018年,他就拿到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博士学位,并且还发表多篇论文。

但是当观众们问到“你的博士论文是否在知网可查到”时,他的反应惊呆了众人,他竟然不知道“知网”是什么。

说难听一点,但凡上过学的都应该知道知网是什么这么,大众的一个学术研究文献参考平台,

他都已经读到博士了,竟然不知道,也是因此大家对他的学历发起了质疑。

本以为他身正不怕影子斜,没想到经过调查发现他真的存在学术不端的行为。

因此他被撤销了博士学位,连导师也受到了牵连。

咱们中文中的三千、五千的常用字,王一博竟然连常用字的用法都没有搞明白。

连“行业”这么简单的字,也就算是多音字,也不应该读错,他却读成了“xíng yè”,真是让人觉得有点匪夷所思。

更可笑的是,当年在《陈情令》的发布会上,让他写个“到此一游”都这么费劲。

“游”字后半部分写成了“放”,面对这样的情况,粉丝在无脑追捧,也觉得他是个文盲了。

而且在电影《无名》的路演中,记者问了“他在这个角色中学习到了哪些东西”,他脱口而出“不知道”。

这不正说明他作为,根本没有把这个角色吃透,没有研究清楚,就稀里糊涂的开演了。

这难道不是对观众、对工作的不尊重吗?

杨洋闹出的糗事就更让人无语了,出现这种错误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小学数学和语文都没学好。

嘴上说着自己喜欢奇数,举例却说出“ 10、30、50”这种数字,这三个里头都凑不出一个奇数来。

转头又在节目中把“驾驭”说成“驾权”,如果说两个字容易弄混,写的时候出现纰漏那还情有可原,

但是活了这么多年,有谁听说过“驾权”这个词的,也真是让人开了眼了。

文盲女星

周也是近几年的一个新晋小花,就因为读错一个字被贴上了“文盲”的标签。

那是两年前,她和侯明昊一起宣传新剧《护心》的时候,她读了一段文案,其中有一个词叫“忏悔”,

而她却念成了“qian 悔”,如果是情绪激动念错一次也无可厚非,

但是在侯明昊多次暗示甚至直接纠正她,她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依旧把读音给读错了。

直到后面,她看到弹幕上观众的提醒才恍然大悟,其实要说起来这是很小的一件事情,

但是她连续几次都读错,面对搭档的提醒都毫无反应,让人觉得她就是不认识这个字。

尽管她解释称自己太过高兴,没有意识到错误,但观众依旧不买账,就因为这么一个字被贴上了文盲的标签。

和下面两位比起来,她的这一点点小错误,显得非常微不足道。

相比她来说,赵露思写错念错的字就更多了,当初签名的时候,连“传承”的“承”字都写错了。

后来宣传《星汉灿烂》的时候,“莘莘学子”又读成了“辛辛学子”,衣衫褴褛的“褴褛”也读成了“蓝缕”。

不仅如此,她连建党和建国都分不清楚,还把中法建交60周年说成40周年,

作为中法环境月推广大使,连这种最基本的常识都搞错了,这不单单是文盲不文盲的问题,分明是对工作的不重视,把观众当傻子。

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就是湖南台一姐,被人称之为“太阳女神”,一直是湖南台非常优秀的主持人,

但是机会越多她出错的机会也越多,跨年夜送新年祝福竟然能把“happy new year”说成“happy birthday”,

其实对于这两个词组来说,不能因为说错就定义她为“文盲”,顶多算是嘴瓢了。

但是她这几个用词就让人很难以接受,另一次和一起主持,当康辉问到“主持过程中题词计划的会如何应对”,

她的反应是“开始编,开始演”,给康辉都惊呆了,面对这种路数的主持人,他也不知该怎么办了。

而对于前辈的形容,她称之为“牛鬼蛇神”,不知是故意而为之,还是真的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而且她还多次分不清音调,把团体战来袭的“袭”字念成一声,家喻户晓的“喻”,又读成二声,殚精竭虑的“殚”更是读成了“chán”。

这难道真的是一个优秀主持人该有的词汇量吗?可以说这几个人中,她被贴上“文盲”的标签是最恰当的。

不禁让人想起说过的那句话,“演员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

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如今娱乐圈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来说,好多人都呼吁演技是最重要的,认真对待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一个演员只有流量,没有演技也红不了多长时间,再美再帅的演员,观众看几次也总会审美审美疲劳,

如果演技配不上她的美貌,迟早会翻车,最后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

但同时文化底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如果只演一些无脑偶像剧,那大概不需要多高的文化程度?

只要保证自己平常不说错话就行,但是但凡你想往上走,想接有内涵一点的剧,都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

就比如说历史题材的剧,如果你演的这个角色是谁,在他身身上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都没有去了解,

就单纯的按照剧本所写的那样去表演,很可能会反其道而行。

比如说出演《红楼梦》,为什么有的导演,有的演员演的《红楼梦》就可以流传古今,而有些听到的都是吐槽声,观众根本不买账。

导演固然重要,但演员对角色本身的理解更加重要,如果没有文化积累,肚子里没有墨水,那迟早会被拍在沙滩上。

对于那种“文盲式”的流量明星,可以少在他们身上下点功夫,毕竟如果他们不知学习、不知上进,很快就会被时代淘汰。

0 阅读:149
评论列表
  • 2025-04-09 10:52

    不设门槛的内娱是文盲的重灾区

小毕的日记

简介:在这里你可以用听的,也可以用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