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19日7时30分,南海子公园南门见证科技界历史时刻——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赛。20支科技团队携自主研发的智能人形体与马拉松爱好者同场竞技,在21.0975公里赛道上展开机械与算法的终极较量。
赛事焦点"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的惊人成绩摘得桂冠。这款身高1.8米的仿生机器人在17公里处突发意外侧翻,经技术团队紧急修复后重启系统,最终凭借每小时8-9公里的稳定配速完成挑战。其研发团队CEO熊友军表示:"这次赛事是仿生运动领域的重要突破,未来我们将展示更多革新性技术。"
赛事亮点纷呈:
- 松延动力N2型机器人凭借独特步态设计引发关注,其短腿高频步态展现卓越稳定性
- 某参赛机型突发头部组件脱落事故后,仍以"无头骑士"姿态坚持完赛
- 清华通班队"夸父"机器人搭载创新MPC+IL混合算法,实现40余关节的精准协同
赛道设计彰显科技挑战:
全程设置14个直角弯道及9°极限坡道,终点前1.5公里直道成为冲刺决胜区。参赛规则严格限定机械间距1米以上,允许三次电池更换,全程配置影像记录裁判。
技术突破亮点:
- 天工Ultra采用关节导热+风冷散热系统,实现持续热平衡
- 乐聚"夸父"通过模仿学习算法优化运动轨迹
- 宇树G1运用低惯量腿部结构提升爆发力
赛事设立创新评价体系:
除冠亚季军外,特设最佳耐力、步态优化、形态创新等专项奖。20支参赛队伍涵盖京沪苏粤多地科研机构,展示18款前沿机型,标志着我国在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领域已形成完整技术生态。
此次赛事不仅验证了仿生机器人的长时运动能力,更为智能感知、能源管理、故障自愈等关键技术提供了真实场景测试平台。随着各团队持续优化算法框架,未来人机协同运动或将开启智能体育新纪元。